观音婢是一本历史小说,作者是莒国海滨隐士,主角是长孙皇后李世民,主要讲述了:从这本书开始,我要从女性的视角书写唐朝后妃的故事。每当研读唐朝历史,我常常在想长孙皇后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她完美无瑕,史官的秉笔直书中都没有记录下她的一点缺陷。她幸运,拥有爱她的丈夫和儿女。可是,
第7章 高句丽
观音婢未出嫁时便从舅父和伯父那里听到了很多关于高句丽的事情,嫁到李家后恰逢杨广发兵征讨高句丽,这个国家的名字又不停地出现在观音婢的生活中。
高句丽建国于汉元帝时期,到隋大业年间已经延续了600多年了。高句丽并不是个内政清明的国家,僚属争权从未间断,但却在抵御外敌的时候异常团结,又因为中原王朝历来把注意力放在西北和南方,所以高句丽得以在强邻身边存在了几百年未灭亡。高句丽人能征善战,在隋朝东北边境不断筑城设防,还骚扰劫掠大隋百姓,而且经常挑衅隋朝的宗主地位,确实让人恼火。
“若我是皇帝,我也觉得必须要征讨高句丽。可现在不是时候,只有国富民强,更具有威胁性的外患消除了,才能考虑怎么打高句丽。”李世民在阿房宫的土台上这么跟观音婢说。
杨广两次攻打高句丽都因为国内的动乱而不了了之,因此这第三次征讨,便下决心要打到底,把高元打服,不再给高句丽喘息之机。
杨广的这次征讨不尽国内百姓反对,士卒们也不似先前一般效忠。他们惦记家里的父老,不愿意为苛待自己家人的隋朝皇帝和官员卖命,于是一路上,不停的有士卒逃亡。为了稳定军心,杨广祭祀黄帝,并且当众斩杀捉回的逃跑士卒以衅鼓。可越是这样,士卒越失望,逃跑的人就越多。到最后,逃亡的数字如此之多,以至于杨广严密封锁了消息,不愿意大家知道内情。但士卒仍然在逃亡,远在大兴的臣民也能知道这件事。
观音婢默默地祈求那些逃跑的士卒能够活下来,祈求那些硬着头皮征伐高句丽的将士能够活下来。观音婢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不曾亲眼见过血雨腥风,但她通过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便知道有多少大隋男儿命丧沙场,有多少老弱妇孺艰难度日。如果有一日,李世民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将士,观音婢发誓一定会好好对待他们,对待他们的家眷。不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给李家卖命,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七月流火,大兴城内已经有了一丝凉意。月底,国公府收到了李渊的书信,高句丽王高元感慨国内困顿,不敢想象本国如果像隋朝那样有人聚众反抗会怎么样,官僚之间也是厌倦了打仗。因此,高元下定决心,派遣使者送来降书,请求继续称臣纳贡,并且囚禁送回斛斯政,只为求大隋罢兵。
其实,在观音婢看来,斛斯政不是个完全泯灭良知的人。他聪明机敏,颇通军事,深得杨广信任。他其实并不赞同杨广种种行为,但感于杨广知遇之恩,又不会公开投敌反叛。杨玄感造反以后,他多次给杨玄感寄送书信,不过是希望他能够带着百姓寻一方土地割据下来,谋一条活路,并不欲其灭亡大隋。可杨广对杨玄感造反一事非常介怀,只想对其同党穷追不舍,斛斯政难脱通谋之罪,便逃到了高句丽。他并未参与高句丽对大隋的战事,只是希望能够活命而已。到了最后,他还是被高句丽作为求和的台阶,送回了大隋。这件事也给了李渊相当的启示,在这个乱世,没有人会是自己永远的庇护,有实力的人就应该自立。
杨广当时也正在怀远镇歇脚,那是李渊曾经奉命征调军粮的地方,因此足够军队的补给。他拿着将军宇文述和朝中大臣的奏表,一筹莫展。国内已经大乱,所征之兵真正到达的十中不足四。但就在这个时候,高元的使臣送来了降书,杨广高兴非常,立刻派人穿自己旨意,命来护儿率军返回。
来护儿是隋朝名将,在早年的时候投奔隋军,参与平定陈朝和江南的叛乱,杨广即位后拜其为右翊卫大将军,以行军总管之职三次随征高句丽,而且在这期间与宇文述一起镇压了杨玄感的造反队伍。李世民非常佩服来护儿的军事能力,但对他的政治方面的领悟力嗤之以鼻。
“他就是个痴人,只想着跟随皇帝建立不世之功,根本不关心百姓死活。在他看来,大隋的江山可是万年基业呢!”
来护儿本想继续进攻一举攻破高句丽,不愿意奉诏,可军中将士得知皇帝命令后,都不愿前进,多次请求返回,来护儿知道军心已散,便在五日后奉诏返回。
李世民此时已经多不在国公府,他被李渊带去陇右处理军中之事,而李元吉和李建成也早在开春之前就被李渊安排回河东郡老家组织生产、积聚力量。国公府里,一时便只有观音婢和郑氏在主持,她们便索性绝交往来、闭门不出,只一心打点好府内事务便是了。当然,这个绝交往来不包括自家亲眷,虽然观音婢叮嘱长孙氏和高氏在大兴要减少与李家的往来,可大嫂郑氏却经常有人来探望,观音婢也不便指摘大嫂的行为,只能热情相迎,陪着说话解闷。
大嫂出身于荥阳郑氏,起源于周朝封国郑国,东汉末年跻身于高门望族行列。北魏时期,荥阳郑氏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姓。因此这一家族虽然门风严谨,但也不必像长孙氏一样小心翼翼维持,郑氏的家人可以时不时来探望她。
有一天,郑氏娘家人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皇帝的车架被抢了!丢了飞黄上厩马四十二匹!抢掠的是邯郸贼寇杨公卿一伙,据说贼方得有8000多人参与了这次行动。郑氏听到这个消息,吃惊地嘴巴都张开了。不怨她失态,皇帝车架被劫掠,贼人毫发无损离去,简直闻所未闻。
观音婢默默地为大嫂斟上茶水,自己安静地坐回去继续缝制棉袍。皇帝是带兵出征,车架居然被贼人劫掠,由此可见军纪之不整。如果说皇帝亲卫足够机敏,随机应变,也不至于到此种境地,可见杨广对他的侍卫也是疏于管治。若是有朝一日祸起萧墙,怕是再无回天之力。李世民的这个表叔,真的是不适合当皇帝。观音婢缝起一个细密的阵脚,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但此时的李渊却是非常愉悦的,他与李世民在祁山道上策马奔驰。自从带着儿子离开大兴,李渊感到自己的心里无比畅快。只要离开军营,他和世民就能摆脱杨广的眼线,畅所欲言。
“咱们爷俩的机会马上就要来了!”
放眼整个朝廷,论经验才干,论血缘亲疏,李家都算得上是头一份。天下大乱,杨广手下已经没有多少人可用,他自己又刚愎自用、敏感多疑,可用而他又愿意用的人就更少了。如果不趁着此时扩大实力,更待何时呢?
李渊没有细说,但李世民已经跟他想到了一处。李渊对这个儿子是很满意的,他虽然只有十七岁,却已经有一种成熟将领的气质。他打下来的天地迟早是建成的,若是有世民这一员大将在,便更加可以确保无虞了。虽然兄弟不和之事他也有所耳闻,但那只是两个儿子间的私人矛盾,总归还是有人伦和秩序在的,因此李渊对那些风言风语颇不以为意。
只等皇帝回来,最迟明年,就选一个好的去处让世民加入行伍。只有正式有了军籍,才能够得到皇帝任命,才能名正言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男儿的功业,就是在实战中建立起来的。李渊欣慰地看着身边的儿子,仿佛看到了李家的万丈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