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热门小说观音婢主角是长孙皇后李世民,是由莒国海滨隐士所写,内容超级精彩,讲述了:从这本书开始,我要从女性的视角书写唐朝后妃的故事。每当研读唐朝历史,我常常在想长孙皇后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她完美无瑕,史官的秉笔直书中都没有记录下她的一点缺陷。她幸运,拥有爱她的丈夫和儿女。可是,
第1章 初嫁
大业九年,长孙晟的小女儿要嫁给李渊的嫡次子李世民为妻。这位乳名唤作观音婢的女子,此刻正以她一贯的端正姿态坐在院子的石凳上,微微抬头看着院外那棵高大的柳树抽出嫩绿的枝丫。春天到了,柳树又活过来了,她也将开始新的生活中去。
她曾经见过有妇人在成婚后,不过数月,便被挫磨得不见女儿时的光彩。当然,也见过有女子嫁人后更加神采奕奕的,可那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妇人还是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方能换得家宅安宁,夫妇和顺。她不知道自己面对的,还是什么样的生活。
这桩婚事,是她的伯父长孙炽极力促成的。那时候,她只有八岁,她的父亲长孙晟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儿女。他自己心里很清楚,他前妻的长子在他去世后即将继承家业,而他的三子安业性格偏执刻薄,恐怕不会善待自己的后妻和无忌兄妹。
“无忌毕竟是家中的男儿,纵使一时受一些折辱,看他的聪慧深沉,日后不怕有建功立业的一天。何况还有他的外祖家在,不会有什么大事。可纵使小女天赋再高,终归是女儿家,她的天地多宽多广,只在父兄和夫家。女子择婿之事,历来不由外祖家,看来是不能再拖了。我的身体即将油尽灯枯,不如兄长与我一起谋划,为她择一门好亲事。”长孙晟强撑着说完此话,仰躺下去,半天不再言语。
长孙炽也没有言语。长孙晟病倒在床的时候,他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他没有任何犹豫,就为侄女想好了一个人家。他还记得初见窦氏的情景,当时李渊在内厅设宴款待长孙炽等一干人等及家眷,窦氏与李渊同坐席上,陪着女眷们款款笑谈。她的雍容大度,她的温和体贴,还有那言谈举止间透露出的看透一切的聪颖和进退有度的守礼,都给长孙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家之后,床帏之内,他的妻子对这位李夫人也是赞不绝口,直说窦氏品行堪为众女眷之首,只恨不能多多接触,作为行动楷模。这样的母亲,教养出来的儿子想必不会错的。更别说,李渊是长孙炽一心认定跟随之人了。
他多方打听,得知与侄女观音婢年龄最相仿的是李渊的嫡次子李世民。而且,民间子女众多的人家素有“疼大,偏小,冷中间”的传统,可窦氏却对这个二儿子非常认可,从小就赞许有加。窦氏的贤名在外,想必不是个偏私的母亲,她欣赏的孩子应该是真的好。
此番长孙晟提出来的话,正合了长孙炽前翻心思。可见,这俩人对家里孩子特别是年幼的观音婢的疼爱,是真的了。自古父母对女儿是否疼爱,择婿一项最是能看出内情。如果父母本身不图亲家什么,只为了女儿过得好,选那些富贵人家,计较官位相貌钱粮,或多或少考虑得少了些,看起来世俗了点,却也是一种真正为女儿考虑的疼爱和怜惜。而明智的父母,在考虑家世的同时,会把女儿未来夫家人的为人处世细细打探清楚,不是只听到一言半语就把女儿嫁出去,才是真的为人父母该有的耐心和周到,也是对女儿一生的负责。那种为了肥自家而把女儿嫁给不知底细人家的父母,真的不能说是疼女儿爱女儿。观音婢从小得到了真正的关爱呵护,因此纵使她未来跟随李世民体会人情冷暖、遍历刀光剑影,也没有改变自己温柔坚强的本性。这种周到的思虑方式,是她在家接受熏陶的结果。
长孙炽此刻无言,是看着弟弟病弱的身躯,陷入了不忍和悲伤。可是,他也知道弟弟来日无多,今日能说出口的话,就不能留到明日再说,毕竟世事无常。
“兄长对小女的关爱,晟感恩于怀,但凭兄长做主。”
那一年,长孙家作为女方主动上门提亲,欲把家中女儿观音婢许配给李渊次子李世民。长孙家人家风甚好,追随李渊一心一意,窦氏见了观音婢也很是喜爱,于是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七个月后,长孙晟撒手人寰,观音婢和母亲、哥哥被父亲前妻所生的儿子安业赶出了家门,无奈投靠舅舅高士廉。三年后,大业八年,窦氏离世,跟母亲关系最亲近的李世民悲痛欲绝。李渊不忍儿子郁郁寡欢,决定依照婚约,在丧期一年之后,为李世民和长孙家女儿成婚。
观音婢端坐在那里看着院外的柳树,耳朵边是身边人走路和说话的声音,颇为嘈杂。过了这一夜,她就要嫁给李世民了。父亲去世了,婆母也去世了,生死之事,是谁也管不了的。古人只有在远行离别时才插柳寄寓心意,不见人为了将死之人插柳,看来都知道留不住啊!纵然世人都渴望长生不老、成仙得道,可是观音婢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她最初也感到一丝失落,后来反而有了更为豁达的心情:不如别去懊恼生死,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情,等到那一天真的来了,坦然面对就是了。与其活得不堪,不如死得快意!当然,这些话她是不会说出来的,免得自己在出嫁之前,还惹得家人担忧。
她从小就非常谨慎,擅长察言观色。从她记事之日,眼里看到的就是母亲担忧的神情和父亲病弱的体态,她费尽心思为父母亲宽解,完全无暇顾及家里那些哥哥们各怀心思的脸。只有到了晚上,她才能做她最喜欢的事情——读书,其实对于纤细瘦弱的她来说,思虑了一天之后应该早些休息才是。可她活得太小心了,一直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她只有在书籍里才能获得一份支持和鼓励。那种快乐,是不能被睡眠剥夺的。再后来,她和母亲哥哥来到了舅舅家,舅舅对他们特别好,高府里的人对他们也颇为照顾。越是如此,观音婢越是过意不去。她更加小心翼翼,希望用自己的知礼和周到,报答身边人的好意,也让母亲放心。这种日子让人更加疲惫,她读书的时间也就更长。
再后来,她到了出嫁的年纪,就住到了伯父家里。她父亲去世了,伯父将作为家长送她出嫁。她知道父亲的担忧和伯父的用心,便更加举止得体,免得因为自己做了什么给家里蒙羞。伯父非常欣赏这个温柔优雅的侄女,她态度轻松自然,仿佛那些完美的举止就是她生活里的一部分。他又想起了李世民,他的风度翩翩、聪明睿智和开朗豁达,也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一样。他很欣慰,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小两口一定会非常般配,称得上天作之合。而且,观音婢搬到长孙炽府上待嫁的时候,只带了少许的随身物品,其他的都是满箱满箧的书本。李世民小小年纪已经可以随军作战,他的随身物品更少,却也是带了大量的书籍。二人都非常喜欢读史书,唯一不同的是,观音婢喜好读儒家的经典,而李世民则阅读了大量的兵书。
这不是挺好么?夫妻俩肯定能聊得来,断不会一个喜好奢侈一个倡导节俭,一个博览群书一个目不识丁。官宦人家的婚事,只有你情我爱是长久不了的,只有柴米油盐、生儿育女是很无趣的,聊得来一些更高层次的事情才能留得住恩爱。长孙炽跟侄女在府里不同的位置看着同一棵柳树,觉得弟弟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
第二日,观音婢嫁给李世民,正式成为李家的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