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想要找一本好看的历史脑洞小说吗?那么,系统逼我拯救枭雄,她却先救了我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这本小说由才华横溢的作者秦家的杨老大创作,以刘戈哑女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目前,小说已经连载让人期待不已。快来阅读这本小说,324089字的精彩内容在等着你!
系统逼我拯救枭雄,她却先救了我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蝗。】 【将至。】
灰烬写就的字,像两道冰冷的符咒,贴在窗棂上,也贴在刘弋骤然冻结的心头。
刚刚因“节粮策”被采纳而升起的些许兴奋和成就感,瞬间被碾得粉碎。蝗灾?在这个农业完全靠天吃饭的时代,蝗灾意味着什么?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易子而食,饿殍遍野……那是比战争更恐怖的灾难!
而他们刚刚还在为节省一点军粮而绞尽脑汁!在铺天盖地的蝗虫面前,这点节省简直像个可怜的笑话!
“蝗……蝗灾?”刘弋的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什么时候?规模多大?我们……怎么办?”
少女转过身,脸色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异常苍白。她摇了摇头,手指再次移动:
【不知其详,唯见其兆。】 【旬日之内,必自东而来。】 【其势……恐浩大。】
旬日之内!自东而来!浩大!
每一个词都像重锤砸下。时间紧迫,方向明确,规模惊人!
刘弋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手脚冰凉。他猛地抓住少女的手臂(这是他第一次如此失态):“得立刻告诉曹公!必须提前准备!”
少女却反手按住他的手腕,力道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她目光锐利地看着他,缓缓摇头。
【空口无凭,徒惹猜疑。】 【需‘眼见为实’。】 【且,须有应对之策。】
刘弋愣住了。是啊,怎么跟曹操说?说身边的哑女又“看”到了灾难?一次粮道,一次缺盐,可以说是观察入微、思路清奇,接连不断的“预言”,尤其是这种天灾,只会引来更深的忌惮和怀疑!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贸然上报,最大的可能不是被重视,而是被当成妖言惑众!
必须要有证据,至少,要有一个能说服人的理由,以及……应对的方法!
“可……可怎么才能‘眼见为实’?我们又不能变出蝗虫来!”刘弋急道。
少女目光微闪,提笔疾书:
【遣人东去,速探兖、青边境。】 【尤其注意田间异动,飞鸟惊惶之象。】 【此为由头。】
派人去边境查看?以什么名义?刘弋脑子飞快转动。对了!节粮策要试点,需要了解各地粮产和运输情况,以此为借口派人东行巡查,合情合理!
“那应对之策呢?”这才是最难的。面对蝗灾,古代几乎没有什么太有效的办法,除了祭祀和逃跑。
少女的眉头也蹙紧了。她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写下:
【捕。】 【烧。】 【食。】
捕杀?火烧?以及……吃?
刘弋倒吸一口凉气。捕杀和火烧他能理解,虽然效率低下,但总比什么都不做强。可是吃?吃蝗虫?在这个时代,蝗虫是“天灾”、“神罚”的象征,吃蝗虫恐怕会被视为亵渎,民众的心理关很难过去!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少女的字迹带着一种冰冷的决绝,【活命,重于一切。】 【可令军中先行试‘食’,若无毒,可推广。】 【另,可掘坑掩埋,肥田。】
她甚至想到了后续的掩埋肥田!
刘弋看着纸上那些简洁却沉重的字句,心脏狂跳。这已不仅仅是预知,而是在绝境中硬生生劈出一条生路的急智和魄力!
“我……我这就去找程昱先生!以巡查粮道、为节粮策探路为由,请派快马东行!”刘弋压下心中的震撼,咬牙道。
少女点了点头,又补充写道:
【吾需纸笔,朱砂,越多越好。】 【另,寻一安静院落。】
刘弋一怔,要纸笔朱砂?还要院子?她要做什么?画符驱蝗吗?虽然满心疑惑,但他此刻对少女已是近乎盲目的信任,立刻重重点头:“好!”
他转身冲出房间,脚步因为急切而有些踉跄。
找到程昱并不难。刘弋直接将“节粮策”需要更详细了解东部粮产运输情况、以便精准推行和预估效果为由,恳请派遣得力人手快马东行巡查,并特别强调要注意有无异常天气或虫害可能影响秋粮的迹象。理由充分,态度恳切。
程昱虽然觉得他有些过于谨慎(虫害岂是快马能提前看出的?),但鉴于他之前“胡思乱想”的确有些效果,且巡查本身也是份内之事,便爽快地批了手令,调了兩名机灵的斥候即刻出发。
办完这件事,刘弋又马不停蹄地找来仆役,以“女公子需静养并抄录经文祈福”为由,要来大批的纸张、笔墨和朱砂,并安排了一处偏僻安静的独立小院。
当他带着这些东西回到客舍时,发现少女已经起身,正对着一盆清水,仔细地整理着自己略显凌乱的头发和衣襟,神情专注得近乎肃穆。
看到刘弋回来,她指了指那堆纸笔朱砂,又指了指那处新安排的小院方向。
两人沉默地将东西搬了过去。小院果然僻静,几乎无人打扰。
关上门,少女立刻行动起来。她将大张的纸张铺满地面,研开浓稠的朱砂墨。
然后,在刘弋震惊的目光中,她挽起袖子,露出纤细苍白的手腕,直接用手蘸饱了朱砂,开始在雪白的纸面上作画!
她画的不是符咒,也不是风景。
她画的是……蝗虫!
极其写实的蝗虫!放大后的蝗虫形态、结构、甚至口器!蝗虫从卵、若虫到成虫的不同形态!蝗群过境的可怕场景!田间被啃噬一空的惨状!
她的画功竟出奇地精湛,虽然是用手直接描绘,却将蝗虫的那种狰狞、贪婪、以及灾难的恐怖表现得淋漓尽致!
紧接着,她又换笔蘸墨,在图画旁边写下密密麻麻的字迹。不是经文,而是——如何辨识蝗虫产卵地、如何挖掘深沟阻挡蝗蝻(若虫)迁移、如何组织人力扑打、如何夜间点火诱烧、如何收集死蝗虫焙干磨粉掺入粮食(她谨慎地没有直接说“吃”,而是用了“代粮”二字)、以及如何深埋肥田……
图文并茂,清晰直观,简直是一份古代版的《蝗灾应对紧急手册》!
刘弋看得目瞪口呆。他终于明白她要纸笔和院子的目的了!她是要将“预言”和“对策”,以一种超越语言、极具冲击力的方式,“提前”呈现出来!
这样一来,一旦东边的消息证实蝗灾征兆,他们就能立刻拿出这份详尽的方案,不再是空口无凭的惊悚预言,而是有据可查、有法可依的应急良策!
这不仅能取信于曹操,更能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减少灾难的损失!
她不是在被动地等待灾难降临,而是在用她的方式,与即将到来的天灾赛跑!
少女全神贯注地画着、写着,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越发苍白,手腕甚至因为长时间用力而微微颤抖,但她眼神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这些纸笔朱砂。
刘弋站在一旁,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和一种莫名的敬畏。他看着那个在满纸鲜红与墨黑中奋笔疾书的单薄身影,仿佛看到了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极致力量。
整整一天一夜,小院的门紧闭着。
第二天傍晚,当两名风尘仆仆的斥候带着惊恐的表情冲进程昱的公廨,上气不接下气地禀报于兖州东部边境发现大量异常聚集的飞鸟、田间疑似有虫卵孵化、恐有大灾时——
刘弋深吸一口气,捧起了那摞沉甸甸的、画满了血色蝗虫和应对策略的纸卷,走向了曹操所在的正堂。
这一次,他脚步沉稳。
因为他手中握着的,不是预言,
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