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我堂弟是崇祯?》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书中的主人公王安崇祯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主要讲述了:王安嘴角露出一抹邪笑,道:“废除盐引!”崇祯虽然暴怒,但是业从未想过如此骇人听闻之说法!要知道盐引从北宋仁宗八年开始,到如今已经将近六百年的时间。有明一朝,盐引制度更是贯彻始终。最重要的是,这属于祖宗…
《我堂弟是崇祯?》免费试读第三十八章 宰人、开商行
王安嘴角露出一抹邪笑,道:“废除盐引!”
崇祯虽然暴怒,但是业从未想过如此骇人听闻之说法!
要知道盐引从北宋仁宗八年开始,到如今已经将近六百年的时间。
有明一朝,盐引制度更是贯彻始终。
最重要的是,这属于祖宗之法,不是说废就能废的。
然而王安却是继续开始解释废除盐引,改革盐法的好处。
首先废除盐引之后,每个布政司全都成立一个事业衙门,可以叫明盐某某布政司盐业商行,并有他们专门负责供应某地的食盐。
譬如河南就成立一个“明盐河南布政司盐业商行”,作为河南布政司直属衙门,专责供应河南一地的食盐供应。
而南北直隶由于没有布政司,则可以将商行直接挂靠到南北户部下面。
总之,虽然是商行却全面官方化,也就是后世的国营了。
各布政司商行不需要做到零售全覆盖,只要在将直营店开设县一级,店内食盐统一售价。
而针对乡镇地区的食盐供应,则可以交给普通的小店主或是走街串巷的货郎来完成“最后一公里”的覆盖。
这些小店主和货郎,原本可以是卖米的、卖布的、甚至是卖米田共的,哪怕就是普通百姓,只要经过登记审核,一次拿货达到一定的标准,也可以拿到批发价,随后自行走街串巷售卖,而不必获取盐引的许可。
而各布政司商行则给出略低于直营店的售价,作为“批发价”批发给这些小店主和货郎,在商行覆盖不到的乡镇、山村地区进行销售,如此百姓便不需要跋山涉水进城购买。
但是小店主和货郎必须按照直营店的价格进行销售,不得私自加价,如有发现的从重处罚!
如此可以实现一省之内,食盐的零售价统一,避免特殊时期如战乱等对食盐价格产生大的波动,导致百姓吃不起盐的情况发生。
而朝廷也可以对各布政司的食盐售价进行监督,发现有过高过低的都可以下旨进行调控。
这样一来,食盐的生产批发到零售,几乎全部掌控在朝廷手中,所得利润毫无疑问全部都由朝廷得到。
完美绕开那些付出最少,却得到最多利润的盐商!
而且少了直接税,改为间接税,又抛开了中间商,收税的难度几乎没有。
因为官府在卖出食盐的那一刹那,盐税就已经到手。
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如魏忠贤此次江南收税,遭到盐商暗中捣乱的事情,因为那时候已经没有盐商这玩意儿的存在了,又或者说全天下人都可以做盐商。
只是这些“盐商”能赚多少钱,全是朝廷定死的,根本没有做大的机会。
至于“盐业商行”会不会贪污,这几乎是肯定的。
只要有猪肉,就肯定有人伸手。
不过相对民间盐商来说,大明的官员还是处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阶段,把吏治搞好一点,御使等监督手段做到位,谁敢贪就满门抄斩,总归是要比那些盐商老狐狸扯皮来的爽快些。
听完王安的话,崇祯简直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这盐政还能这么干!
那一千三百八十万两……
崇祯这一刻仿佛看见漫无边际的白银,化身银宝宝正在咿咿呀呀的朝着自己招手。
然而下一刻,王安就给他泼了瓢冷水。
“不过说着简单做起来难。”王安龇牙道:“先不说满朝文武有多少人收着盐商的供奉,若是这条政令一出,可以想见,会在朝野上下遭遇多么巨大的阻力。”
“甚至惹急了,那些盐商搞不好还会暗中支持建奴或者是流寇,直接把大明掀了另起炉灶。毕竟在这些商人的眼中,是没有家国概念的,他们只认银子。”
“他们敢!”崇祯当即暴怒,再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看着崇祯呼呼喘气,一副难以想象、肺都快要气炸的模样。
王安急忙改口道:“弟儿!别激动啊!好好好,他们不敢行了吧?哪还有一个问题,要想做到朝廷专营,首先要在正面商战中击败那些盐商。”
“别的不说,要想让灶户不闹事就得先出比盐商更高的收购价。盐商家底多厚啊,朝廷能跟进吗?也许刚开始盐商还没有意识到朝廷的目的,会等着朝廷发完神经,把银子花完。”
“可要是等他们意识到朝廷是打算把他们连根拔起,到时候肯定会拼了老命的跟朝廷打价格战!朝廷有这么多银子打价格战吗?”
崇祯呆愣道:“那难道就没有办法了?”
王安嗤笑一声道:“办法当然有,正所谓民不与官斗。”
“这些盐商说到底还只是民,不等他们跟朝廷打价格战的时候,就直接找个由头把他们灭了不就好了。到时候不但扫除障碍,这些盐商的家产不得充公了嘛?”
“嘿嘿,这些盐商可是有钱的很呐!随便拎出来杀一只都够朝廷上下吃一年的了!”
“不过这由头可不好找,得让人心服口服,这就得看朝廷的手腕了。”
王安说罢嘿嘿的怪笑,显然是不认可被渗透的朝廷,能上下一心跟这些盐商斗法的。
然而崇祯却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两只眼珠子都亮了起来。
“宰人、开商行!宰人、开商行!”
王安奇怪的拉了下崇祯,问道:“贤弟,你嘀嘀咕咕的说什么呢?”
“唔?啊!”崇祯回过神,呵呵一笑道:“没、没什么,只是忽然想起有点急事要办,兄长,愚弟就先告辞了。”
王安也没多想,点点头亲自将崇祯送到门口。
只是崇祯走出去不多远,王安想起什么,急忙冲着崇祯挥手道:“贤弟,记得找周鉴,那煤矿可不等人啊!”
…………
回到文华殿,崇祯迫不及待的奋笔疾书一番,随即将写好的手谕交给王承恩说道:“六百里加急,务必送到魏忠贤手上!”
王承恩隐约猜到崇祯的想法,也是激动的手都在发抖。
一千三百八十万两白银啊!
要是有这笔银子,就不用愁了。
小说《我堂弟是崇祯?》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