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穿越小说,在古代当总经销商主角是莫余知,作者是曦暗绿璨,非常火爆。主要讲述了: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一场交通事故,莫余知穿越到这个遍地饥荒、战乱不断的时代,只是开局不美丽,光秃秃的和尚?无法左右,那就随缘吧!莫余知开启了一段传奇人生,为替师祖报仇,完成师傅心愿,偶
第1章 穿越
莫余知晕沉沉的睁开眼睛,一手还搁在自己光秃无发的头顶上,看到依旧是破旧的厢房,不由深深的叹了口气。
看来,他还是回不去了。
即使已经过了两天,莫余知还是很难相信自己已经穿越的事实。人生就像宋祖德的嘴,你 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倒霉的是谁?
两日前,他莫余知正坐在行驶在高速路上去往波士顿国际酒店的出租车上,司机是个黑色皮肤的当地人,车里在那放着国外的电音,音乐节奏感十足,顿时驱走莫余知身上一些因长时间乘坐飞机的疲劳感。
莫余知此时前来波士顿是参加医学学术研究讨论会议的代表之一,他先后主修临床医学和药学,勤学苦读拿到双硕士后的学历,从事医学研究已有八年,恩师总说他是他所有学生中最具有天赋的,于是大力推荐让他参加这次重要的学术讨论。
呼~莫余知深深呼出一口气,一身宝蓝色西服的莫余知闭上眼睛缓解一下这激动的心情,修长的手指放在裤腿上轻轻地跟着音乐节奏敲动着。
突然一股冲撞之力猛然而来,莫余知来不及做出反应,更不知到底发生什么事情,本能的抬起胳膊抵挡,但是车子因冲撞在空中旋转了几圈,哐当一声,又重重摔在地面,冲劲造成的惯性使整个车子向前划拉了好几米远,而莫余知已经说不出一句话来,他感觉自己头部有一股热流不断涌出,两眼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除了名字一样,别的没有半点相同的地方,莫余知心中一阵懊恼,上天为何会安排一场意外,穿越成为一座寺庙里的念经和尚。
这具身子比莫余知现代的身子差太远了,面瘦肌黄,身材似竹竿一样,要年轻许多,约莫十五岁。
约半个时辰后,门突然吱呀一声开了。
“师弟,你醒了!”一道惊喜的声音从门口处传来,一双肉嘟嘟的肥手上前紧抓着莫余知的肩膀,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个子与莫余知不相上下,年岁比莫余知要年长一些,他的肚子有点突出,莫余知打量着面前的人所看到的模样。这货准备要扑过来拥抱他的时候,莫余知快速地伸出一只手抵挡着这位肥胖之人,不让他靠近。
“师弟,对不起!是师兄错了,明知你不会凫水,还骗你下河。”莫吾知面带悲伤及懊恼地神情向莫余知道歉,眼眶中还有泪水在打转,若是正常人见到这幅模样,早就心软说着谅解的话了。
呵,要不是莫余知继承了这具身子的全部记忆,知道师兄莫吾知的真实面目,还真真会被他这一番演技给欺骗了去。
是的!原主的莫余知与莫吾知从小就被师傅莫问收留,那些在一起的日子,可以用相爱相杀来形容。比如,莫吾知擅长用毒,不断地在莫余知的饭菜及食物里下毒,而莫余知擅长用谋,经常设计一些陷阱坑莫吾知。闹得凶的时候,师傅莫问狠狠地将他们收拾一顿,俩人非常有默契在师傅莫问面前低头认错,相互致以爱的拥抱化解恩怨,他们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了十年。
那日,他们与往常一样去村口处的河边挑水,听莫吾知的呼救声,莫余知不顾自身不会潜水匆匆忙忙地纵身一跃水中,人是救了上来,却是不是莫吾知,而是一名妇女。由于莫余知体力不支,被河里的水草缠住,这才有了后世的莫余知。
昏迷期间,莫余知将原主的记忆继承后,原主在最后的弥留之际告诉他不要怪师兄莫吾知,因为原主是听到了妇女的动静才下河救人的。可见原主是一位心善之人,那日莫余知与原主作了告别,答应他往后会好好善待师傅和师兄。
从厢房出来后,莫余知与莫吾知一并来到了一处台阶,抬眼望去正前方是一座寺庙,牌匾上所题的三个字,安宁寺。
在门口几乎就能将里面的情景一览无余,是一座小寺庙,正中间立着一座佛像,佛龛只有一坛插着几根短截的香烛,右侧一位年长的和尚,穿着洗的发白的袈裟,袈裟上缝补着无数块的补丁。只见那和尚不断敲木鱼声响传出来,左手握着佛珠,口中念念有词。这就是莫余知的师傅,莫问。佛龛正前方跪着两位同样穿着灰色长袍且光着头的和尚,双手合十,紧闭着双眼,满脸虔诚。
“师父,师弟来了!”师兄莫吾知在门口朝着大殿喊了一声。师傅莫问回身看了一眼,微皱着眉,怒斥道:“为师教过你多少次,佛祖面前不可大声喧哗。”并眼神致意,让他们二人在佛像前跪下。
莫余知跪了下来,虔诚地在佛前磕头,替远在现代的家人祈祷,愿他们健康顺心,不要为自己的离开太伤心难过!
莫余知从原主本身的记忆得知穿越过来的这个时代大概背景,他所处之地是洛州,属于梁国。如今,天下分四国,梁国、唐国、吴国、燕国。北方还有不同民族的几个大部落,各地藩镇割据纷纷不断自立,使得许多地方战乱不止、叛变夺位的情况。“极目千里、无复烟火”说的就是现在莫余知所处的社会背景环境。
安宁寺是师祖莫言重建起来的,也是师父莫问的师父。六十多年前,前朝天下一统,当时的皇帝信道灭佛,长州、洛州各地寺庙毁、佛经典毁、和尚纷纷被驱赶,逼迫还俗,“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遣君亲于师资之际,远配偶于戒律之间”,说的就是当时的局面。
师父说,他很小的时候,就听师祖说起那个时候的事情,后来皇帝更迭好几位,尽管战乱纷争不断,但他们这些出家的和尚,开始明白在严苛的法律之下,寺院香火十分容易凋敝,一旦失去了平民百姓们的香火供养,寺院经济难以为继,再难生存下去,他们在只有一处安身之地的同时,还需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