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晚做了一個更大膽的舉動——
她從案邊,揀出一支長勢最好的梅花,將所有花朵盡數拔除。
隨後,撈出糖花瀝乾。用小鑷子夾取,在泥爐上輕烤一瞬便移開,趁著微微融化之際,貼在樹枝上。
一樹糖花抱上枝頭,栩栩如生。
有的團成花骨朵,有的將開未開,有的盛放正當時,有的凋落半入塵泥。
見這株糖梅花晶瑩豔麗,王汝瑤不服氣的小聲嘀咕:
“呵,當這是路攤賣糖畫兒呢,雕蟲小技,難登大雅之堂!”
她坐在蘇明晚身後。
一有風吹草動,就一頓蛐蛐,壓根無心制香。
蘇明晚覺得此人真是好笑。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不少人都朝她這邊看,眼神或多或少含著不解與輕視。
“你們看,蘇明晚在幹什麼呢?”
“好像在用蜜糖做假花。今日是斗香,又不是考廚藝,她做看菜有何用?”
看菜,是席面上的裝飾用菜,只能看不能吃。
隔著屏風,郎君們發出噓笑。
“蘇家娘子不做香改做菜了?簡直貽笑大方!”
“怕不是沒招了,想出奇制勝?譁眾取寵!”
“瞧她那輕狂樣,方才葉娘子幫她解圍被她頂回去。我看今日她要大大的出醜,性子才能收斂一二。”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充斥著說教意味。短短一刻,蘇明晚喜獲一堆活爹。
裴彥辰反應最是熱烈。說的那叫帶勁兒,誰噴蘇明晚他都湊上去附和幾句。
蕭奕寒臉上,始終噙著淡淡笑意。
江遇舟面色如玉,眉眼鬆弛,看著頗為愜意自若。
唯有墨書白,神色怪異,陰沉著臉,說話也有氣無力。
眾人都以為,他是覺著跟蘇明晚牽扯在一塊兒丟臉,面色才如此難看。
也不知怎的,他聽眾人詆譭蘇明晚,心裡壓抑不住的煩躁,像是胸口堵了團棉花,發不出聲。
“陸小公爺,你怎麼看?”
席間始終有一人沉默不語,超然事外,落在眾人眼裡,顯得格格不入。
陸亭宴,靖國公家的獨苗,一等一的好投胎。
生得丰神俊朗,誕姿既豐。但為人放浪風流,整日沉醉煙花柳巷,縱情度日。
如今年過二十,未求得一官半職,成日不務正業,成了全京聞名的紈絝子弟。
大家都說,生出陸亭宴這敗家子,是靖國公此生唯一敗筆。
此刻,這支敗筆鬆鬆垮垮倚就,手中盤著串檀香串珠,眼皮不曾抬起,悠悠開口:
“這道看菜,瞧著挺有意思,梅枝也算應景了。”
陸亭宴不單熟稔風月之事,還是個老餮,在京城最好的幾間酒樓長年包有私閣。
有人恨鐵不成鋼的瞄了眼陸亭宴。頑劣之人,只懂吃喝玩樂,不顧大局!
所謂大局,自然是燕王的態度。
大家心知肚明,燕王雖面上從未表示,但憑他與墨書白的交情,想必是厭惡蘇明晚的。
詆譭蘇明晚,無非是向燕王賣好。陸亭宴不站隊的姿態,落在別人眼裡,就是朽木不可雕也。
靖國公乃國之重臣,無人敢得罪,大家不說他什麼,還是繼續攻擊蘇明晚。
有人嗤笑,“做成梅枝又如何?梅花的香味她可仿不出來!”
不少人點頭應和。
此話不假。制香界早有定論,梅香最難仿。
前朝有位蘇學士,頗好梅香,偶然得一帖梅花香方,製出的香味肖似真梅。可惜他猝然離世,香方從此失傳。
隔著屏風,陸亭宴抬起眼眸,輕柔瞥向專心制花的蘇明晚,心中早有定論。不動聲色的,低頭繼續盤起珠串,眼底泛起淡光。
“時間到!品香開始。”
女官洪亮的嗓音響起。
諸人將手中用具放下,有人雀躍,有人緊張。
女官們依次叫出斗香者的門第姓名,叫到名的娘子,將制好的香呈給衛貴妃品鑑。待貴妃評完,再由孔嬤嬤和顧先生點評。
最後呈至側堂,由郎君們評籌。籌籤就是竹籤子,若想投誰,便將籤子扔進貼有名字的瓷瓶裡。
“戶部侍郎之女王汝瑤!”
王汝瑤騰的站起來,驕傲的呈上她做的富貴四和香。
「富貴四和香」,是用沉檀腦麝四味奢貴香料所制。每一味香料都價值不菲,燒出的味道富貴清妙,是以叫富貴四和香。
衛貴妃一聞,當即皺起眉頭,眼神極度不悅。
“王娘子,你這香是如何做的?”
王汝瑤聽不出話中玄機,興奮的和盤托出:“稟貴妃,這是我花了大價錢從悟真堂買來的四和香香方,聽說娘娘最愛四和香,我便想著……”
“荒唐!”衛貴妃冷聲打斷,抬袖一揮,瓷制的小香爐自案上掀翻。
香灰撒了一地。
眾人聞到,發覺這味道雖香,卻古怪的很。
見衛貴妃動怒,個個屏息以對,眼觀鼻鼻觀心。
“大膽王汝瑤!你可知錯?”
衛貴妃居高臨下,聲音森冷,帶著上位者的霸氣。
王汝瑤不敢相信,自己花重金搶來的香方,竟惹得貴妃震怒!嚇的她魂飛魄散,跪坐在地,瞳孔因恐懼震顫發抖。
“娘娘恕罪!臣女實在不知……”
孔嬤嬤出言提醒:“王娘子,你既不懂制香,便不該妄自充大。”
震驚之餘,王汝瑤生出無能惱意,急忙辯解:
“定是香方出了問題!娘娘,是悟真堂貪圖銀錢,偽造假香方,致使我制香失敗!”
為了自證清明,她趕緊掏出懷中香方,交給身旁女官。
衛貴妃嫌棄的接過一看,眼中惱怒漸濃,冷哼著道出:
“蠢貨!”說罷,抬了抬手。
孔嬤嬤會意,接過衛貴妃手中香方,閱後平靜的說:
“王娘子,這香方不假,確為富貴四和香。”
“怎麼會……定是香方有問題!我都是按香方上做的!”
王汝瑤拼了命的推卸責任。
出錯的不會是她,也不能是她!髒水定得潑在該死的香藥鋪子身上!
孔嬤嬤見王汝瑤不知悔改,心頭冷硬如鐵。不懂香道就該老實退賽,淨想著出風頭。
殊不知,風頭有時能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