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人公叫池玄都的小說《德才兼備》,主要講述了:門緩緩打開。兩名年輕男子,身著純黑勁裝,利落幹練。外披的黑色披風隨風獵獵作響,其上銀色雲紋若隱若現。胸前金色彎月徽記奪目,彰顯身份。腰間長刀,刀柄纏著黑色蟒皮,刀鞘符文神秘。黑色長褲扎進長筒皮靴,頭戴…
《德才兼備》免費試讀第二十二章 拜師魏淵(一)(四千字)
門緩緩打開。
兩名年輕男子,身著純黑勁裝,利落幹練。
外披的黑色披風隨風獵獵作響,其上銀色雲紋若隱若現。
胸前金色彎月徽記奪目,彰顯身份。
腰間長刀,刀柄纏著黑色蟒皮,刀鞘符文神秘。
黑色長褲扎進長筒皮靴,頭戴斗笠,眸光銳利。
池玄都看到他們的瞬間,神色依舊平靜如水。
只是瞳孔微微一縮,這極細微的變化,若不仔細觀察,根本無法察覺。
他雙手自然地垂在身側,臉上掛著一抹恰到好處的微笑,不卑不亢地拱手說道:“兩位大人,不知有何事?”
看他們胸口,池玄都就知道他們是打更人了。
他心裡十分清楚,打更人組織肩負著緝捕妖邪、探查隱秘辛事等……權力滔天,行事風格向來雷厲風行,是讓無數心懷不軌之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所以下意識心中不禁湧起一絲不安,打更人突然找上門,究竟所為何事?是自己與浮香的衝突被發現,還是背後另有隱情?難道長公主那邊出了什麼變故牽連到了自己?
與此同時,隔壁房間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身材魁梧的柴春從裡面走了出來。
他原本黝黑的臉龐,在看到打更人的那一刻,瞬間變得煞白,如同被寒霜打過的茄子。
雙眼瞪得滾圓,眼眸中滿是恐懼之色,那眼神,就像是看到了傳說中的惡鬼。
他那粗壯的雙手不自覺地在身前緊緊握住,指關節因為用力過度而泛白。
雙腳像是被釘在了地上,動彈不得,且微微顫抖著。
柴春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鎮定下來,可聲音依舊帶著難以掩飾的顫抖:“兩位……兩位大人,這是咋回事啊?”
說著,他小心翼翼地向前邁出一小步,臉上堆滿了討好的笑容,“池先生他就是個老老實實的讀書人,一心只讀聖賢書,絕對不可能犯事啊。是不是有啥誤會?”
為首的打更人神色冷峻,目光如利刃般掃了柴春一眼,冷冷開口:
“不做虧心事,不怕打更人。若沒犯事,去了自然能回來。”
這話如同冰塊一般,砸在柴春的心坎上。
池玄都神色平靜,微微點頭,目光坦然地看向打更人,問道:“不知找我所為何事?還望大人告知。”
其中一名眯眯眼的打更人僵硬地回了句:“去了便知。”
池玄都正要隨打更人離開,柴春猛地回過神,一個箭步衝上前,伸出粗壯的手臂想要攔住他們,但動作卻有些畏畏縮縮。
他漲紅了臉,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再次說道:“兩位大人,你要不再查查再帶池公子去,肯定是誤會。”
打更人連看都沒看他一眼,只是輕輕一甩披風,一股無形的勁風撲面而來,將柴春逼退數步。
柴春踉蹌了幾下,差點摔倒在地。
池玄都回頭看向柴春,眼神中帶著安撫與鎮定,輕聲說道:“莫慌,我去去就回。”
說罷,他鎮定自若地跟著打更人邁出客棧的大門。
打更人是帶著馬車來的。
池玄都就當做坐警車。
一輛馬車仿若脫韁之駒,風馳電掣般在寬敞街道上狂奔,車輪與石板路激烈碰撞,清脆聲響連綿不絕。
馬車一路疾馳,途經喧鬧的早市,街邊小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沒多久,馬車穩穩便停在了打更人衙門那莊嚴肅穆的大門前。
池玄都利落地跳下車,在兩名凶神惡煞般的打更人押送下,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這座威名赫赫的衙門。
衙門裡一座閣樓高聳入雲,直抵蒼穹。
身著黑衣、腰繫銅鑼的打更人來來往往。
不多時,池玄都被押進了一個小院。院門口,兩位打更人早已嚴陣以待。交接完畢,眯眼男子停在門口,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進去吧,聽天由命。”
言罷,便與同伴大步離去。
池玄都被推進屋內,這是一間令人膽寒的刑訊室。
陽光艱難地透過狹小的窗戶,在角落裡灑下幾縷微弱的光線,各式各樣的刑具散發著陰森冰冷的光芒。
屋子中央,一張空蕩蕩的長條桌孤獨地擺放著,瀰漫著一股詭異的氣息。負責審訊的主官尚未到來。
池玄都站在屋內,脊背挺直似松,目光警覺地掃視著四周,腦海中飛速思考著打更人找他的緣由。
就在這時,一陣沉穩有力的腳步聲由遠及近,有人走進了院子。
房門“吱呀”一聲被推開,兩名胸口繡著銀鑼的中年人緩緩走了進來。池玄都瞬間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全身肌肉緊繃,彷彿一張拉滿弦的強弓。
他目光如電,迅速在兩人身上掃過,竟發現其中一人竟是老相識——李玉春。
李玉春那高聳的鼻樑,深邃的五官,以及顏色稍淺的瞳孔,無不彰顯著他那一半南蠻的獨特血統。
池玄都清晰地記得,稅銀案他是主官之一。
“又見面了。”李玉春微微頷首,毫不避諱。
兩位銀鑼在桌後緩緩落座,神色凝重,直直地看向池玄都。“我問你答,若是膽敢說謊,這些刑具可不會心慈手軟。”
那位陌生的銀鑼冷冷說道。
“是。”池玄都應道。
李玉春皺了皺眉頭,說道:“回答問題之前,先整理好你的衣冠,此乃最基本的禮儀規矩。”
池玄都這才發覺,自己的衣襟略顯凌亂,想來是在馬車上因過度緊張而弄亂的。他不慌不忙地整理妥當,李玉春的神色這才略微緩和了一些。
那位面生的銀鑼開口問道:“我們聽聞,你與城內的赤蟒幫交往甚密,可有此事?”
“有。”池玄都點頭,這不犯法。
說沒有對方也查得到。
“那你想要加入打更人嗎?”
“你雖然只是九品武夫。”
那位臉色嚴肅的銀鑼補充道:“但是長公主推薦了你。”
長公主?池玄都心中瞭然。
怪不得對方知道他境界。
而這長公主誰給他找名師。
感情是讓他來打更人衙門拜師。
且這麼說他現在享受了赤蟒幫福利,但本質上就是公主幕僚,連打更人都認可。
也不知道長公主打算給我安排誰當老師……
李玉春接著說:“你應當清楚打更人的職責,監察百官,維護京城的安寧。幫派是打擊對象之一,以後最好少接觸。”
池玄都並未出聲。
李玉春看向那位銀鑼,說道:“孫大人,按之前說好的,這人我收下了,給我們點時間單獨聊聊。”
孫銀鑼卻沒有離開的意思,他看著池玄都說道:“你有選擇的權利,跟他還是跟我。我和他權力相差無幾,但我這人做事靈活,跟著我的人,不出三年,就能在內城購置一套不錯的宅子。”
池玄都思索片刻,恭敬地說道:“李玉春大人和我最先相見,這如此有緣,我想在他手下做事。”這只是表面的理由,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他聽聞李玉春為人正直,在他手下,或許能夠做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實現自己的抱負。
孫銀鑼微微點頭,說道:“懂得感恩,是件好事。”說完,便轉身離開。
孫銀鑼走後,李玉春指了指對面的椅子,溫和地說道:“坐吧,我是李玉春,以後便是你的頭兒,你可以稱呼我為李大人,要是覺得生分,喊我春哥也行。”
池玄都坐下,喊了聲:“李大人。”
“在我手下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這一點你需時刻牢記。”李玉春正色道,接著為他介紹打更人組織,“打更人中,最底層的是白役,沒有編制,乾的皆是雜活。往上是銅鑼,是正式的打更人,至少得是練氣境,月俸五兩銀子二石米。再往上是銀鑼,享受百戶待遇。銀鑼之上,便是金鑼,那是最高的職位。大奉京城也就十位金鑼,直接聽命於魏公。”
池玄都聽得極為認真,這些信息對於他今後在打更人中的發展至關重要。
“打更人的職責,便是監察百官,守護京城。具體的事務,你日後慢慢熟悉。”李玉春看著池玄都,“你如今是煉精境巔峰,我給你兩個建議:一是慢慢積累功勳,等待晉升的機會;二是拿出四百兩銀子,我幫你開天門,突破到練氣境。”
池玄都稍作思考,果斷說道:“我選第二個。”
李玉春微微眯起眼睛,笑道:“看來你的家底頗為豐厚啊。”
“之前執行任務,立了戰功,得了賞賜。”池玄都面不改色地回道。
其實是因為公主那邊也有。
不需要花銀子。
李玉春點了點頭:“我先安排你更改戶籍,辦理入職手續。”
“對了。”池玄都最後問。
“咱們有沒有妖獸肉吃。”
“這自然有。”
說完,李玉春轉身出去了。沒過多久,帶著眯著眼的青年和一個不苟言笑的青年走了進來。
“趙慶雲。”眯著眼的青年自我介紹,上下打量著池玄都。
“張亮亮。”不苟言笑的青年簡單地說道。
緊接著池玄都跟著兩人去辦理入職手續。
手續辦理完畢後,張亮亮帶著池玄都往衙門深處走去。張亮亮解釋道:“入職打更人之後,還有一個流程,測試資質。這是魏公定下的規矩,分別測試‘智’‘力’還有‘問心’。”
他們來到一座閣樓前,跨過高高的門檻,走進一樓大廳。大廳的承重柱上掛著兩句詩:“願以深心奉剎塵,不為自身求利益。”
“這是魏公所寫,用來警醒我們。”張亮亮說道。
緊接著他叫來兩名吏員,每人手裡捧著一隻錦盒。
張亮亮說道:“他們兩人手裡的錦盒,一個是空的,一個裡面有東西。你可以選一個人詢問,但只能問一個問題。這兩人,一個只說真話,一個只說假話。你有一炷香的時間思考。”
吏員點燃了一炷香,放在一旁。
池玄都看過劇透。
他直接就走到左邊的吏員面前,問道:“要是我問你,另一個人手裡的錦盒有沒有東西,你會怎麼說?”
那吏員愣了一下,思考片刻說道:“沒有東西。”
池玄都微微一笑,伸手指向右邊吏員手裡的錦盒:“東西就在這個盒子裡。”
張亮亮驚訝得嘴巴都合不攏,看向趙慶雲:“他用了多長時間?”
趙慶雲面無表情:“不到十息。”
張亮亮對著池玄都拱手:“厲害,看來你能破案,並非憑藉運氣。”
池玄都毫不謙遜的點頭,然後獨自登上樓梯。
到了二樓,他看到正對樓梯的紅漆柱上掛著一面古樸的銅鏡。
鏡子裡映出他的身影,不知為何,池玄都突然一陣心悸,全身肌肉瞬間緊繃,但很快又放鬆下來。他的內心變得平靜,雜念盡消。
“這鏡子有些古怪。”池玄都心中閃過這個念頭,但並未深究。
他轉身走向二樓大廳,這裡供奉著一尊佛陀,寶相莊嚴。香案上貢品擺放整齊,香菸嫋嫋。
佛前站著一位吏員,靜靜地看著他。
池玄都神色平靜,內心卻暗自嘀咕:“我本一心追尋正義,不懼權貴,這佛若有靈,應能洞察我的本心,又怎會在意我這凡俗的參拜之禮?”這般想著,他神色平靜地看了幾眼佛像,便轉身朝第三層走去。
吏員看著他的背影,低頭在紙上寫著什麼。
第三層供奉著道尊,身著道袍,手持拂塵,仙氣飄飄。
道尊像前也有一位吏員,看著池玄都到來。
池玄都:“道講究順應自然,我行事遵循內心正義,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汙,這難道不算順應本心之道?參拜與否,不過是外在形式罷了。”
這他只是隨意看了看,便轉身離開。吏員見狀,提筆在紙上寫下評價。
第四層供奉著儒家聖人,聖人身著儒袍,頭戴儒冠,目光深邃。
池玄都看到這尊聖人像,心中湧起一絲親切感,可同時也暗自思忖:
“聖人倡導仁愛、正義,我從前一心為百姓謀福祉,所作所為皆符合聖人教誨。若只因未行參拜之禮便被苛責,這怕也並非聖人本意。”
他站了一會兒,便朝第五層走去。
到了第五層,這裡供奉著一位身著黃袍的男子,男子雙手拄劍,目光炯炯,氣勢非凡。池玄都雖不認識他,但那身明黃色的龍袍表明,這肯定是大奉王朝的某位君王。
很可能是開國君主。
池玄都依舊毫無反應。
他心中忽然想起來一句話: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小說《德才兼備》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