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宅院被拆除
刘宝全以家里装修为由请求钱三良给自己安排个房间,钱三良二话不说便为他找了一个四人房间。
晚上,刘宝全在自己的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突然,熟睡中的刘宝全被一阵敲门声惊醒,这声音他太熟悉不过了,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那只鬼来索命了,他猛的一下坐了起来,看到另外三人竟然都在呼呼大睡,他连忙大声喊:“有鬼啊,有鬼啊。”
其他三人被喊叫声惊醒,敲门声仍在继续,其中一人问道:“哪里有鬼啊?在哪里?”
刘宝全颤抖着手臂指着门口:“你们没有听到敲门声吗?这个时候谁会敲门?”
那男子更是迷惑了,因为他确实没听到有敲门声,另外两人也是如此。
“哪有什么敲门声啊,大半夜不要装神弄鬼的吓唬我们啊,快睡觉吧。”
若不是因为刘宝全是管家,他们几个早就开骂了。
刘宝全竖起耳朵,确定自己没有听错,敲门声竟然只有自己能听见,看来那只鬼真的是来找自己的。
回想起昨天白天那位算命先生说的话,他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
刘宝全蒙着头睡了一夜,除了惊吓,并未受到伤害,这下,他彻底的相信了那位算命人说的话。一大早,便来到那条大街,等候那位大师。
没多久,一个身影道而不径的走来,正是刘宝全期待已久的大师。还没等其坐下,刘宝全连忙开口想说什么,却被算命先生伸手制止,并说道:“你的事我都已知晓,我这次来,就是救你命的。”
原来他什么都知道!真是当之无愧的活神仙。刘宝全用激动的语气连连道谢。
算命先生从怀里掏出一个拳头大小的貔貅并说道:此乃黑曜石貔貅,可辟邪化煞,亦可抵御任何妖魔鬼怪,我将他送与你,可保你平安!”
刘宝全接了过来,看着这个像狮子一样的雕刻物竟有如此神力,万分的惊讶,但更多的还是对这位大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后面的交谈中刘宝全得知,这位相貌平平的算命老头竟是茅山第十九代传人张意平道长。五年前自己曾帮助的那位乞丐就是张意平,当时的张意平并非真的流浪乞讨,而是想亲身体验下世间的人心冷暖,而刘宝全每天给他送去好饭好菜,这些善举深深打动了他,后来他算出刘宝全将会被厉鬼纠缠,便打扮成算命先生的模样在此等候他。
刘宝全从他口中得知,此鬼正是他十年前遇到的那只红衣女鬼,本是孤魂野鬼,只能在那座房子的周围活动,若吸得9个女人的血,便可化身厉鬼。四天前吸到第9个女人的血,成为了厉鬼。它的第一件事便是报复刘宝全
这只黑曜石貔貅工艺极其复杂,材料稀缺,因此张意平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才制作成功,后经茅山的三位道长开光,此貔貅变成了世间稀有的绝世珍宝,不管修行多高的恶鬼,都会对其避讳三分。
张意平制作辟邪貔貅的初衷是打算传于茅山后人。后来得知刘宝全有难,便改变了计划,将此宝物赠与他。
有了貔貅的庇佑,刘宝全从那以后再也没遇到过鬼魅妖魔,他继续在酒坊踏实的工作,并娶妻生子。
1996年冬,刘庄村。
虽然已是早上九点,但寒冷的空气使我没有勇气起床,被子捂得严严实实,多睡一分钟感觉都是在享受。
“刘通,起来了没?”
我刚刚点上一根烟,便听见院子里有人在喊我,从声音听得出是林振。
“没有呢,你小子今天起这么早?”我大声回答。
要说喜欢睡懒觉,全村如果林振数第二,没人敢说自己第一,我和他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我也好奇他今天起这么早,难道只是找我玩?”
门开了,太阳光从门口照射进来,屋内明亮了许多,林振边朝我这走来边说道:告诉你件事,吴萍萍死了。”
吴萍萍是村长吴仁富的女儿,还是我小学时的同班同学,也没听说身体有什么问题,怎么可能突然间死了?林振本就属于满嘴跑火车的人,他说的这句话我自然没信。
我深吸一口烟,慢慢吐出一个烟圈道:“好了好了,大早上的别开这种玩笑了。不吉利。”
随后给林振递上一根烟。
林振见我一脸平静的表情,接过烟后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哎呦,我闲着没事干了跟你开这种玩笑?刘萍萍的事全村人都知道,也只有你还不知道,整天趴在被窝里,你能知道什么事?”
见林振一脸严肃的表情,并不像在说谎,我问道:“那她是怎么死的?”
“被墙砸死的,就是准备拆了建学校的那个旧房子。”
“什么时候的事?”我急忙追问道。
虽然我家和村长家非亲非故,他女儿吴萍萍也并非我喜欢的人,但毕竟是同一个村的人,又曾是同学,我多少还是有些悲痛之情。
林振回答:“有一个小时了,现在尸体还在那里。”
我没有说话,起床穿好衣服跟林振一起前往那儿看个究竟。
林振所说的破旧宅院坐落在村庄的正中央,已经很多年没人居住,听爷爷说这座宅院的主人本是有钱户,很久以前房屋的男主人意外去世,次年年幼的儿子被人拐卖,只剩下女主人守寡在家,半年后,不知什么原因在屋内上吊自杀。自杀后没几天,附近的村民就会在深夜里听到女人的哭泣声,而且声音就是从那座房屋传来。后来村民集资请来了一位道士施法镇压,才得以安宁,哭声再也没出现过,那间房子位置虽好,但一直没人敢去住。
直到前几日,村长吴仁富不知是突发奇想,还是受到上级的指示,他决定要在村中央建立一所小学,宣传时说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之类的大道理。当然了,建学校的前提是要把那座“碍事”宅院拆除。
我和林振走到时,那里已经围满了人。
那时候的人们不像现在人整天忙着上班,而且冬季又没农活,村民们的每天的事就是吃饱串门,但凡有一点稀奇的事情发生都能跟着看半天,更何况是这种出人命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