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风文学
推荐你的下一本好书

第2章

第3章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很快就到了民国8年,也就是1919年。

这一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世界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巴黎和会上,在协约国阵营的中国却没有得到战胜国的公平待遇。

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会,中国提出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权益等正当要求全部被拒。

在日本代表的怂恿下,英法做出了将德国在山东特权被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消息传回国内,5月4日时,北京3000多名学生集会,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等口号,放火烧了外交官曹汝霖的宅院——赵家楼。北洋政府很快逮捕了23名学生,但很快激起了民众更大的反抗。天津、上海、武汉等一百多个城市的学生罢课、工人拒工、商人罢市,全面抵制日货,史称“五四运动”。

革命的星星之火很快波及到了与南京近在咫尺的镇江城。

此时的镇江,扼守长江与京杭运河的咽喉要道,不仅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开埠的11个口岸之一,洋行、商馆林立,南北往来熙攘。

这其中不少都是经营日货的商铺。

陈家所在的白莲巷,位于市中心,便成了革命斗争的第一线。

几乎每天都有学生挥舞着标语与国旗,呼喊着“抵制日货,还我青岛”的口号从陈宅前面经过。

“抵制日货,国货自强”的标语贴满了整条大街。

更有许多爱国商人把自己店铺里的日货堆放在大街上,当街焚烧。

陈天和,陈天民两兄弟,正是好奇,爱热闹的年纪。

大哥陈天和刚刚九岁,陈天民才三岁。

有一天,陈天和混在游行的学生队伍里看热闹。

他一低头,发现弟弟陈天民居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跟着自己从家里溜了出来。

他们跟着队伍一起从润州中学出发,个子不高的他们学着学生们的样子一起挥舞着小彩旗,稚嫩的声音,一遍遍地跟着人群一起喊着:“抵制日货,还我青岛!”

学生们抬着用报纸糊成的巨型山东地图,青岛位置被朱砂画上代表日本的旭日旗,刺痛着每个路人的眼睛。

队伍到了银山门的小白楼前,这是英国驻华领事馆。

领事馆里的英国兵啥时候见过这么多气势汹汹的青年,纷纷关上大门,紧张地看向门外。

人群里,早就有学生与爱国商人、罢工工人用课桌搭好了露台。

不时有学生跳上露台,大声喊着抗日爱国口号。

陈天民是个爱热闹的急性子,游行的时候,他还觉得挺有趣的,到开会的时候,觉得没意思了。

“哥,俺‘内急’,俺先回家‘屙尿’了啊!”

陈天民刚想走,滑不溜秋的小手就被哥哥陈天和给按住了。

哥哥陈天和看向高台上,眼神期待道:“再等会儿了。说不一定一会‘长啸’哥来演说呢!”

陈天民被哥哥攥着手,一边往地上瘫着,一边嘀咕道:“管他是长啸,还是短笑。哥,我要小便了,我真的要回家小便了!”

陈天和拉住弟弟的手,少有地严肃说:“再等一刻钟,你要是听过‘长啸’哥的演讲,你就知道了!他讲得可好了!”

吵闹之中,一名身穿灰色工装短衣的青年在人群的掌声里跨到课桌堆成的高台上,朝着四面八方聚拢过来的学生、工人们拱手。

陈天和的眼睛一亮,赶紧拉住弟弟站好,指着台上的青年说:“天民,看,那就是‘长啸’哥!”

“长啸!”

“长啸!”

“长啸!”

人群里的学生,此起彼伏地喊了起来。

陈天民循声望去,只见那青年浓眉大眼,身材偏瘦,但骨架很大,声音带着一点淮安口音。

他抱拳的双手摊开,手心向下做了个安静的手势,大声说着。

“诸位同胞,既然大家都希望我来说几句,那我便斗胆出来说上几句罢!”

人群逐渐安静,他沉声说道:“倭寇从甲午战争起,亡我中华之心不死!”

“今日要青岛,明日要山东。”

“若不奋起反抗,接下来他们若还要东北,要华北,要我们所在的江南,我们还能都给他们不成?”

“中华之地有限,而日寇贪欲无餍。”

“今日一退让,明日一退让,我等华夏子孙恐再无立锥之地!”

人群纷纷叫好,青年又大声说道:“诸君可曾想过,日本不过撮尔小国,国土狭小,资源贫瘠,比之中华百分之一尚且不如,如何来的坚船利炮?”

人群中,陈天民也被吊起了兴趣,低声对哥哥问道。

“对啊,哥,东洋鬼子莫不是会‘点石成金’的妖法不成?”

陈天和剐了弟弟一眼,抬手靠在嘴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嘘,小声点,听长啸哥说!”

台上的青年见众人沉默,指向不远处的商行,大声说:“我告诉诸君……”

“东洋鬼子‘点石成金’的妖法,就藏在卖给我们的一包包白糖,一袋袋面粉,一匹匹的东洋布,一罐罐洋火里!”

“他们通过工厂,将廉价的原料做成昂贵的商品,再卖给我们!”

“今日多买一匹东洋布,就是给鬼子军装上就多捐一只衣领。”

“今日多用一罐东洋油,就是给鬼子的军舰多捐一桶汽油!”

他抬起右手,撩起短衣里的拳头,高高举起,声音激昂。

“同胞们,惟有抗争,中华民族才有出路!”

“中华民族的抗争,要从抵制日货,振兴国货始!”

“只有我们不买日货,都买国货,我们国家才能造出自己的洋布,自己的洋火……”

“才能造成自己的飞机,自己的大炮!”

人群也跟着激动起来。

“抵制日货,自强中华!”

“驱逐日寇,还我青岛!”

陈天和也跟着人群大喊了起来:“抵制日货,自强中华!”

陈天和身边的陈天民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跟着哥哥一同举起手喊了起来。

“驱逐日寇,还我青岛!”

就在人群激动之时,忽然有人喊了起来。

“快跑,租界的巡捕来了!”

只见临时搭建的露天会场周围,一下子冲出来四五十名穿蓝色哔叽制服,戴军帽,握木棍,提手铐的英国租借巡捕。

英国巡捕们如饿虎扑羊,朝着集会的人群冲了过来。

人群中的青年学生与工人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抓起手边的家伙什,有的是桌椅板凳,有的是扁担笤帚……

眼看着巡捕朝台上的长啸扑去,陈天和跟陈天民看准机会用力一起推倒了堆起来当舞台的课桌。

“哗啦!”

舞台上面的巡警们纷纷摔倒在地,跌做一团,被在场的学生工人按住一顿胖揍。

陈天和跟陈天民两兄弟在人群中左躲右闪,虽然被波及挂了小彩,但还是有惊无险,开开心心地从后门溜回了家。

别人没碰到,倒是把在后门做家务的大姐陈淑文吓了一跳。

“你们两个赤佬,又到哪里打架去了?”

“被爹晓得了,少不了你们一顿板子!”

大姐陈淑文是个刀子嘴,豆腐心,虽然嘴上埋怨两人,但还是从屋里取出碘酒跟红药水出来。

“上药的时候,你们忍着点疼……”

“最近爹在书房看报纸,我老听到他一口一个‘东洋鬼子’的,火气大得很呢!”

“你们两个可别撞到他的枪口上……”

说话之间,身穿警服,一脸严肃的父亲陈子祥从后门走了进来。

兄妹、姐弟三人与陈子祥顿时四面相觑。

陈子祥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用力咳嗽了一声,严肃道。

“都给我去正厅里跪着!”

……

深夜之中,正厅里唯一的那盏老式油灯孤单地亮着。

枯黄色的灯光映在兄弟两人跪在正厅石板上的身影。

很快,房门从两兄弟身后被推开。

穿黑色警服,戴大盖帽的陈子祥缓缓走了进来,他将大盖帽放在正厅的桌上,看了一眼还跪在石板上的兄弟俩。

他拿起桌上的戒尺,怒气冲冲道。

“年纪轻轻,就出去打群架,是吧?”

话音未落,戒尺已重重落在了陈天和的背上。

“尤其是你,天和,你长本事了是吧?”

“你还把你弟弟给带出去!”

“知道你们错在哪里了吗?”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两兄弟居然没有一个人开口。

陈天和用力咬住嘴唇,开口说:“爹,我们没错!”

“我们只是做了一个中国人该做的事情!”

陈子祥听到这里,微微一愣。

“你们?你们不是去打群架的?”

陈天和赶紧申辩道:“爹,东洋鬼子欺人太甚,我跟弟弟上街参加抵制日货的!”

“遇到英国巡捕抓人,我们才受伤的。”

陈子祥蓦然一愣,不曾想旁边的小儿子陈天民也开口说。

“爹,东洋鬼子那么坏,你怎么还要帮他们欺负咱们中国人?”

陈子祥脸上再没有怒意,反而是欣慰的笑容。

他笑着上前拉起两人,说道:“呵,原来是这样。看来是爹错怪你们了!”

陈天和诧异道:“那爹,你带人出去,不是抓长啸哥他们去的?”

陈子祥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怎么可能?把你心放回肚子里去吧!”

“英国巡捕以聚集闹事的罪名逮捕了不少学生和工人,你爹我带人去交涉放人的。”

话音未落,陈天民开心地一把抱住了陈子祥的大腿,笑着说道:“爹,俺就知道,你一定不是坏人呢!”

陈子祥笑着对屋外喊道:“淑文,爹知道你放心不下,在屋外偷听呢!”

“你让厨房准备点酒菜,再去街上斩半只盐水老鹅,爹要给咱家的两个小英雄接风。”

门外的陈淑文这才松了一口气,朝着屋里开心道。

“好勒,爹爹,见者有份不?”

“俺也馋老鹅呢!”

屋里的父子三人一齐哄笑了起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