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孤獨症,到處造謠版:就這麼說吧,崇禎皇帝上吊的樹都沒了,人們還去附近看。
——回覆:早就沒了,後來的樹是清朝種的。
——回覆:清朝時期種的也沒了,上次去導遊說,反正死了一棵就再種一棵。
——回覆:就像滕王閣一樣,不停毀不停修,就是因為滕王閣序。}
王勃驚喜地看著天幕,他的詩流傳千古了:“太好了,太好了。”
“恭喜啊,王兄。”
“王兄,大才呀。”
周圍的人紛紛恭賀。
{烈焰中的帝辛:崇禎殉國硬生生把一個昏君變成了一個有骨氣的昏君。
初心者:只能說他是庸君,他是半路出家被拉去當皇帝,昏君只會貪圖享樂,驕奢淫逸,荒廢政務,當真是時也命也。}
“太好了,在後世的評價中朕也不算是個昏君。”朱由檢長舒了一口氣。
聽到他是亡國之君的時候,他真是怕了,沒臉下去見祖宗。
“為什麼孤在烈焰中?是後世人的戲稱,還是……”帝辛看著’烈焰中的帝辛’幾個字沉思。
“是哪些人有反叛之心呢?”
{米哥愛獨跑:到下面,朱元璋看著崇禎拍拍肩嘆口氣,拿鞋底子繼續抽朱祁鎮。
——回覆:打死這丟人的玩意兒,也不為過。我的于謙啊……
——回覆:關鍵這貨後來還能繼續當皇帝,氣死人。}
“不是,怎麼回事?怎麼還有比亡國之君更丟臉的玩意?這個朱祁鎮到底做了什麼?什麼叫做繼續當皇帝?”朱元璋急得團團轉。
明朝幾個有作為的皇帝也是急得抓耳撓腮:“怎麼還有比亡國之君更過分的君主啊?”
明宣宗朱瞻基看著底下跪著的朱祁鎮,臉色發黑:“你最好祈禱之後天幕不要提到你做了什麼。否則你這太子之位……”
隨後揮了揮手,讓朱祁鎮退下了。
雖是這麼說,他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即使朱祁鎮是他和最愛的女人生的,也是他最喜歡的孩子,但天幕提到了他比亡國之君還不如,可能對於謙做了什麼?還重新當上了皇帝?
這幾條單拎一條出來,都是不可饒恕的事情。
朱祁鎮的太子之位可能真的保不住了,即使他不做出決斷,大臣們還是會有想法的。
退出大殿的朱祁鎮恨恨地看著天幕,心中忐忑不已:“未來的他到底做了什麼?”
已經重新登上皇位的朱祁鎮,靜靜的看著天幕:“朕沒有錯。”
明代宗朱祁鈺一言不發。
太和門的大臣們也是兩股戰戰,廢帝復辟,這是天大的事啊。
今天他們怎麼沒有稱病?
怎麼還待在這裡?
沉默良久,朱祁鈺終於開口了:“於少保,你有什麼話可說?”
于謙跪地行禮道:“臣無話可說。”
朱祁鈺冷笑一聲。
幾周後,
廢帝朱祁鎮於南宮病逝。
{白衣酒客:朕非亡國之君,爾等皆是亡國之臣。諸臣誤朕,朕死後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回覆: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回覆: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
正要上吊的朱由檢看著天幕,笑著說:“好,好呀”
隨後繩子拉緊。
王承恩跪下叩首:“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接著跟隨崇禎皇帝而去。
嬴政看著天幕,默默的將手中的酒傾向地面:“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劉徹看著天幕,笑了笑。
不約而同的和嬴政做了相同的動作:“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李世民…
趙匡胤…
……
朱元璋定定的看著天幕,哈哈大笑:“好啊,真是好啊,沒丟咱的臉。”
笑聲漸漸小了:“唉,這孩子……”
{七七:末代皇帝的諡號都不好,崇禎是例外。
——回覆:滅國的都是昏君,但崇禎殉國我就覺得,肯定是祖宗留了爛攤子,或者奸臣太多,讓他沒發揮好,反正我會替他找理由的。
——回覆:大明亡可真正是因為體質問題啊。
——回覆:什麼體質啊?
——回覆:大明皇帝易溶於水。大明亡國,內憂外患,小冰河時代天災不斷。崇禎有抱負,但沒能力。用人多疑,三天兩頭換內閣官員,弄死了抑制文官的魏忠賢。
——回覆:全國養豬,國家沒錢,他能幹啥呢?管宗親借錢,大家都說沒有,其實在家裡發大財,建議最好抄家。
——回覆:制度問題,明朝內閣制度不夠完善,皇權旁落,內閣權力大於前朝宰相,而這種制度一定是文官和皇權作對,清朝內閣就很完善,皇權很集中。
——回覆:魏忠賢殺早了,他有能力,能牽制文官集團。}
還沒有被滅國的崇禎皇帝笑嘻嘻的看著天幕,他就知道天幕會給他答案,他終於等到了,太好了,這次他一定能做的更好。
{和安:以身殉國,哪怕乾的事情再離譜,身後評價都能高一檔,只要你最後真能做到以身殉國,你的一切昏招都能解釋為探索救國之道。
——回覆:萬曆,他爺爺缺的官不補,直接導致李自成失業了,才有了後面的事情。嘉靖只是不上朝,但事情沒少幹。
——回覆:所以明朝實亡萬曆。
——回覆:實亡於朱元璋,誰讓他養豬的?定製的祖訓要根據實際情況,那時候適用,以後就不一定適用了。}
萬曆皇帝朱翊鈞:“朕是亡國之基?”
明太祖朱元璋:“實亡於咱,養豬?是宗室制度不行嗎?咱小時候苦了,只是讓後代過的好一點啊。”
朱標拱手的:“父皇,宗室制度還是要從長計議,祖訓也要再三斟酌。”
朱元璋點點頭:“一切都按你說的吧。”
其他朝代的皇帝,看著天幕列出明朝滅亡的原因,也在仔細思考自己的朝代是否也有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