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豐文學
一個好看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3章

李愛華一愣,但隨後就爽利地坐到了那個阿姨的身邊。

實在是從這裡出發到紅星公社還有快兩個小時的車程,以現在這道路的路況崎嶇程度和車上的擁擠成都,哪怕是個壯漢都要被折騰得夠嗆。

所以很多後世人都奇怪為什麼國家都改革開放了,可是最早的時候咋沒有人願意出去闖一闖呢?

最直接的原因除了個人的見識問題外,那就是此時國家的基建和後世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作為後世混體制的“老油條”,見什麼人說什麼話那都是刻在骨子裡的基因了,因此李愛華不到十分鐘就將這個阿姨哄得找不到北了。

李愛華不僅知道阿姨姓李,夫家姓魏,家住洪塘生產大隊,甚至連李阿姨夫妻的工作都摸了個底朝天。而且知道阿姨也姓李之後,藉著同姓的由頭都差點要認乾親了。

此時的洪塘生產大隊在紅星公社不算出名,等到1990年代之後那在全國都是大放光彩,因為沒有人料到這麼一個村子居然出來一批鄉鎮企業家。

不過李愛華在後世好歹參與過地方誌的編輯,所以倒是覺得洪塘的崛起並不是特例。

要知道南方有很多地名都帶“塘”和“鋪”,這不是說這裡有什麼出名的池塘或鋪子,而是代表這裡地處交通要道上。

古代的驛站系統裡將十里稱為“鋪”或“塘”,而“鋪”和“塘”的區別在於“塘”是專屬軍方專用,因此也被稱為“軍塘”。

類比到後世的話,所謂的“鋪”和“塘”都是郵遞物流系統的組成部分,只不過“塘”是軍郵系統。

既然地處交通要道上,這裡的人就比其他地方人有更多的便利條件接觸到商業,畢竟商業說到底就是生產、流通和銷售三大部分組成。

為什麼後世沿海系統的商業那麼發達?主要還是佔據了“流通”這個大便利條件。因此等到國家開始重視經濟發展的時候,本來就地處交通便利地方的洪塘被一躍成為本地的商業中心。

所以這裡的人只要腦袋活絡一些就會經商。

而因為知道李阿姨住在洪塘,這也讓李愛華想到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永泰鋼廠和長豐煤礦在這個時候聯合修建了一條鐵路運輸線。

剛剛在擺渡碼頭不遠處所見到的那座鐵路公路混合橋就是這條運輸線的配套工程。

正因為永泰鋼廠和長豐煤礦修建了這條運輸線,於是兩家下面就新設了運輸部。因為是新設部門,所以人員缺口非常大。

同時又因為這部門的技術門檻較高,所以基本上斷絕了初中以下學歷的人參與招工,故而工貿中專的學生是非常有優勢的。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李愛華知道這是永泰鋼廠和長豐煤礦在未來十年最後一次大規模招工,以後想進去基本就只能靠頂替父母的崗位了。

這個機會無論如何都要抓住了。李愛華在心底暗暗說道。

永泰鋼廠和長豐煤礦不僅對豐泰縣和雙江地區非常重要,對江南省乃至整個國家也是有一定作用的,所以未來這兩家在風雨十年裡是相對比較安穩的。

而且鋼廠和煤礦都屬於“重體力勞動單位”,所以工人們的待遇比起其他單位要好很多。

同時更為重要的就是運輸部的特殊性,因為它是受鋼廠、煤礦和鐵路部門的雙重領導。

等到未來國家開始將地方權力慢慢收歸中央的時候,運輸部的職工其實是有兩個選擇的。既可以留在鋼廠或煤礦,也可以選擇進入鐵路部門。

鋼廠和煤礦這就不用多說了,基本上到1990年代都是“好單位”;而鐵路部門就更甚了。

在鐵路部門改製為企業之前,全國上下都要稱呼鐵路系統為“鐵老大”,哪怕是國內最頂級的國企央企在鐵路系統面前都要賠笑臉。

就算後來鐵路部門改製為鐵路集團,那高鐵動車出來後整個集團的繁榮程度也是不少畢業生的最佳就業選擇。

班車到了紅星公社的社部所在地就不會再往前開了,剩下的路就要自己走了,因此李愛華和李阿姨也在這裡分開了。

“阿姨,這些糖就帶給弟弟妹妹們甜甜嘴。”李愛華從張天佑賠給自己的冰糖中拿了幾塊用白紙包好遞給李阿姨。

糖在這個時候是走親戚的最佳禮物之一,何況還是更加難得的冰糖,因此李阿姨看了連忙推辭。

“這才幾塊糖,您要是不拿就是對我有意見了。”李愛華故意板著臉說道。

李愛華知道什麼叫“升米恩鬥米仇”,所以只是給了幾塊冰糖,最多就是讓李阿姨帶回家給幾個小孩子試試味道罷了。

李阿姨家裡也是所謂的“雙職工”,因此糖還是吃得起的。何況李愛華給的也不算多,李阿姨也不擔心李愛華有什麼事情來求自己,所以推辭一二也就收下了。

“哈巴狗!”此時還沒有離開的鄭彤幽幽地說道。

李愛華看了鄭彤一眼,也沒有解釋什麼。

李愛華完全看不上鄭彤這樣的人,她也就是在校園這種單純的地方能夠欺負到幾個人。

真要到社會上,那現實真的是分分鐘教她做人。既然知道對方肯定要倒黴,李愛華自然也就懶得去計較什麼。

眼見李愛華都懶得搭理自己,鄭彤忍不住又說:“你不就是看上人家男人在生產大隊上班麼!”

本來李愛華是不想和鄭彤說話的,但是她剛剛的話傳開後對自己和李阿姨都不是什麼好話。

“也就是你這種人總要覺得別人有什麼利用價值才會湊上去,你活著累不累啊?”李愛華認真地問道。“李阿姨在車上願意給我座位,我給阿姨幾顆糖又算什麼?你如果非要覺得我們之間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交易就隨便你吧,橫豎嘴巴長在你身上。”

鄭彤本來還想繼續撩撥李愛華,結果看到有個黑臉壯漢趕著牛車走了過來。

李愛華一看,這不是原身的大哥李愛國麼?於是忙揮手道:“大哥!”

鄭彤當然曉得李愛華一家在石橋生產大隊的勢力,人家親爹是抗日立過功的大隊長,大哥是去年剛在全縣拿下“產糧先進生產隊”的隊長。人家哪怕到了縣裡都是有臉面的,更別提在公社這塊了。

而且重要的是,李愛華在家裡那是被全家疼到骨子裡的,真要惹到人家大哥出面教訓自己,那就算是自己親爹願意給自己撐腰也是自討沒趣。何況自己那親爹……鄭彤想了想就覺得還是算了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