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臣公,此次戶部右侍郎李祺功在社稷,一場琉璃拍賣會為我大明籌集了一千八百多萬兩銀子;
咱決定賞賜李祺五十萬兩現銀,以表彰他為朝廷帶來的貢獻。”
呂昶聽到朱元璋的賞賜也有點震驚了,連忙說道:
“陛下,使不得啊!”
“這李祺身為戶部侍郎,理當為朝廷盡忠,為國庫增加收入,這直接賜給他五十萬兩銀子;
這是不是不太合適,要知道我大明的親王殿下,一年的俸祿也就摺合五萬兩銀子。”
“這直接就賞李大人五十萬兩銀子,太多了,不合規矩啊!”
李祺本來想自己想扣下三百多萬兩銀子,交到戶部一千五百萬兩銀子交差;
結果朱扒皮就給自己留下了五十萬兩銀子,自己正一肚子氣沒地方撒呢,看到自己的頂頭上司呂昶竟然給自己上眼藥。
這下,臉色直接黑了下來,強忍怒氣問道:
“呂大人,老百姓養的驢拉磨,需不需要喂草料?”
“你呂大人每天乘坐轎子上朝,那幾個轎伕給不給賞錢。”
呂昶黑著臉說道:
“當然要給賞錢啊,老夫是那種不講究的人嗎?”
“至於這老百姓養的驢拉磨,不給它吃的,它能拉的動嗎?”
“李侍郎,你出自韓國公府,但是也不能忘本,連基礎的農活都不知道啊!”
朱元璋聽到呂昶說這話,頓時無語了,這呂昶挺聰明的一個人啊,今天怎麼被李祺這臭小子繞進去了。
這個時候,李祺終於是火力全開了。
破口大罵道:
“呂大人,你他孃的僱幾個轎伕抬轎子都知道給人家賞錢,連老百姓讓驢拉磨都知道把草料給備足了;
本駙馬自掏腰包給國庫賺了一千八百多萬兩銀子,結果陛下賞賜五十萬兩銀子你都有意見。”
“你他孃的瘋了吧,就算是一頭驢子給朝廷賺了這麼多,也不會被如此對待吧;
今天開始,你丫的休想從咱李祺這裡,拿走一兩銀子。”
“大明國家企業不辦了,我李祺現在就宣佈,這事黃了!”
“沒有穩定的收入,百官漲俸祿這事情八成也黃了,你丫的以後,就拄著棍要飯吧!”
李祺這麼一說,百官頓時有點慌了,他們剛想說些什麼,李祺這個混蛋就要撂挑子;
本來以為朝廷這下有錢了,前幾天陛下說漲俸祿的事情,也八九不離十了。
結果還沒有開始高興,李祺這貨就宣佈大明國家企業黃了,這還玩個雞毛。
楊憲看到百官齊齊把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頓時有點坐不住了,連忙出班奏道:
“啟奏陛下,呂大人的意見微臣不敢苟同;
我們大明有功必賞、有過必罰,這是從吳王府時期就傳下來的規矩。”
“這才使我們將士齊心,追隨在陛下左右趕走了蒙元韃子,恢復了漢家山河;
如今李大人沒有動用國庫銀兩,靠自己就為大明國庫賺了這麼多銀子,自當封賞。”
“微臣楊憲,支持陛下的決定!”
文武百官看到楊憲這個宰相已經站了出來,也不再有什麼顧忌,齊齊喊著支持陛下的決定。
這一幕,看的呂昶渾身直冒冷汗。
朱元璋看到這一幕,再次開口說道:
“戶部右侍郎李祺居功甚偉,封賞不變,但是呂大人身為戶部尚書,抓著我們大明的錢袋子;
正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提出不同的意見也無可厚非。”
“畢竟,他身為戶部尚書,要是看著咱直接封賞朝臣五十萬兩現銀,一句話不吭才是失職。”
“所以,李祺小子,你也不要有什麼怨氣,這大明國家企業公司,該幹還是得幹下去。”
“這事情到此為止吧,今天我們談談第二個議題,就是咱前幾天說的俸祿銀子的問題;
呂大人你來告訴百官,我們大明的皇室加上百官一年需要多少俸祿,摺合銀子又是多少?”
百官聽到朱元璋這話,目光又落到了呂昶的身上,只見呂昶一臉鄭重的說道:
“啟奏陛下,我們大明所有俸祿開支,大概在三百二十萬兩銀子一年;
所以說,要給百官增加多少俸祿銀子,這個需要慎重。”
“畢竟坐吃山空,這次這一千多萬兩銀子的意外之財可撐不了多久。”
朱元璋聽到呂昶的話,轉身看向李祺說道:
“李祺小子,你那大明國家企業公司,預計一年可以賺多少銀子?”
李琪一臉自信的說道:
“琉璃、精鹽、北境外貿、海運等,看朝廷給兒臣開多大的方便之門了,如果是琉璃一項,一年五百萬兩銀子不成問題;
要是加上精鹽,那可以賺到一千萬兩銀子。”
“如果允許和草原各部族貿易,或者海外貿易,一年的利潤估計能翻十多倍。”
徐達聽到李琪的話,頓時翻了個白眼說道:
“李祺你這混小子想啥呢,北境可是北元的地盤,我們還處於戰爭狀態呢;
目前,就算再賺錢也不可能打開邊境。”
“至於海外貿易,聽說宋朝的時候,朝廷在海外賺了不少銀子,但是也容易導致百姓離開大明不再回來;
甚至在東南海面上的小島上落草為寇,直接幹起了海盜的營生。”
“加上在元朝就有的倭寇,攪和的東南沿海不穩,暫時也不是開海的時間節點。”
朱元璋也是嘆息一聲說道:
“是啊!”
“東南的海盜問題不解決,出海的貨物都被那些海盜給打劫了,所以這些年咱才執行禁海的策略。”
“想要解決東南的那群海盜,我們首先得把蒙元的殘餘勢力給收拾掉;
開海的事情急不來,我們一步步來吧!”
“至於你說的鹽業生意,一直是官營,一直戶部在管理,去年鹽的盈利大概是一百四十多萬兩銀子;
你既然說,這食鹽有這麼大的利潤,可以做到五百萬兩銀子一年的利潤。”
“那從現在開始,這食鹽的生意就由你李祺負責。”
說到這裡,朱元璋看了看百官,鄭重的說道:
“看來,以後我們大明每年可以穩定增加一千萬兩銀子的稅收,既然如此百官的俸祿也該加點了;
李祺,給百官加俸祿的意見可是你提的,你覺得給百官加多少俸祿合適?”
“按照如今的購買力和生活成本,就加一倍吧,不過皇族的俸祿就不要再增加了,如今已經夠多了;
還有俸祿三千擔以上的公侯,俸祿加五成就可以了。”
“他們,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