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后召见
林帆懒洋洋地骑着“飞鸿”,穿过朱雀街,去往皇城。
摄政王府就在离皇城不远的文秀坊,这边地处内城,多是在京的王府或是御赐的宅邸。
洪都早就开放了坊市制度,整个洪都都是天下商业的中心,繁华富饶,人流如织。
但是文秀坊和武华坊两坊是离皇城最近的坊,这边多些是达官贵人居住,临街的店铺也多是售卖一些奢华昂贵的奇珍异宝,所以人流相对要少很多。
林帆一行人也得以骑着马穿行而过,若是放在外城,是万万不能在白日如此轻松地过去的。
林帆对着身后的侍从随口问着:“林一,这几日本王都呆在府中,最近这洪都可有什么事儿发生吗?”
林一答话道:“最近京中并未有什么大事,倒是听说南方有郡县遭了水灾,粮食减产,连带着京都附近粮价都跟着涨了三成。”
林帆听了不禁感慨这么大个国家,当真是年年有各种灾祸,这要是当了皇帝,还不得天天为国事担心,哪有功夫去照料家里的美人儿。
想到这儿,林帆又忍不住为前身不抢皇位的行为点了个赞,明智!
没几步路,林帆便到了皇宫门口。
林帆跟卫士们在宫门口止步,卫士们都翻身下马,而林帆还端坐在马上。
皇宫中,除皇帝、太后外皆禁止乘轿、骑马。
而林帆在受封摄政王时就被特许,可在皇宫中驾马,这也是林帆深受皇恩的特殊待遇。林帆自己对这个恩宠倒是十分受用,毕竟皇宫这么大能不走路还是挺好的。
一入宫中,林帆就被太后身边的大太监金英给迎上,带着直奔皇宫中处理政务的垂拱殿。
林帆边走边问金英道:“今日太后这么急着召见,是有什么要紧的政务吗?”
金英含含糊糊地说:“奴婢不知,就是今日来了一封急报,几位老大人商议之后禀报了太后,然后太后就召了摄政王和另外几位大人前来,如今几位大人应该都快到了。”
像金英这种在宫中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太监,口风都十分紧,不该说的是一个字也不肯多说。
林帆见问不出什么东西,干脆开始观察起皇宫来。
虽说融合了原主的记忆之后对皇宫十分熟悉,但是这还是林帆穿越之后第一次来皇宫,所以林帆还是兴致勃勃地欣赏着皇宫。
皇宫给林帆的第一印象就是大。
整个皇宫占地极广,大魏以雄壮为美,建筑风格都是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
穿过宫城的东华门,走过几条长廊,便是中央的奉天殿,奉天殿只作为每半月一次的大朝会和重大事件的举行场所,平时一般并不启用。
奉天殿前有一片极为开阔的广场,以白玉石铺就,辅刻以龙纹雕栏,以巨型铜立人像相间隔,最多时可容纳检阅士卒十五万人,气势磅礴。
奉天殿后便是垂拱殿,一般皇帝便在此处理政务、召见大臣。
如今皇帝年幼,平时就由太后居垂拱殿,代替皇帝处理政务。
“王爷且在这边稍等,咱家进去通报圣母。”
到了垂拱殿门口,金英告了声罪,就进殿去通禀。
林帆也下马,将马匹交给林一,在外等候通传。
不多时,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也是这个皇宫里名义上最有权势的太监,周宁海,亲自出来,道。
“太后口谕,宣摄政王进殿。”
林帆这才进入垂拱殿。
待进去之时,殿里已经坐了好几个人,皆是朝中有名有姓的大人物。
分别是右相公叔平,左相封清宏,右都御史高拱,兵部尚书邢道荣,户部尚书夏元吉和督察院的几位给事中。
林帆进殿时殿中静悄悄的,并无人说话,气氛颇有些低沉。
林帆看着殿中的众人,不由得先把目光放在了兵部尚书身上,身材魁梧高大,满身的肉块把官服撑得鼓鼓囊囊,一脸的络腮胡子,一看就是行伍出身的汉子,嗯,怎么说呢,只能说确实起了个好名字。
殿中的大臣看到林帆,纷纷起身行礼。
林帆回礼,随即上前,冲着太后封清淑一拜,
“臣林帆,参见太后娘娘。”
“快免礼,来人,让摄政王入座。”
太后自看见林帆入殿就十分热切,脸上露出笑容,命内侍在挨着正位边上再摆上一方软塌。
“前些日子,哀家听人说摄政王感染了风寒,卧床休养,便十分挂心。所幸如今病已痊愈,日后摄政王还要当心才是,这风寒虽算不得什么大病,却也不能小视……”
太后对着林帆关切的絮絮叨叨。
林帆这才仔细看眼前这个自己的大嫂,才刚三十出头的年纪,能被先帝选中为皇后,自然落落大方,美丽贤惠。
身上穿着太后御制的冕服,更显雍容华贵,许是连日操劳,即便施以粉黛,俏脸上依旧带着一丝疲色,更有一种惹人疼惜的病美人的……
嘶,这是自己大嫂,我是一个贤王,我不能再继续想下去了。
林帆默默地开始催眠自己选择性地做一个贤王。
这时,一旁的左相,也是国丈的封清宏起身说道。
“太后,如今摄政王既然已经到了,那不如便继续商议刚刚的事情吧,也听听摄政王的意见。”
封太后见状点点头,说道:“摄政王这几日未上朝议事,那便让高都御史跟摄政王说一下如今的情况吧。”
高拱站起身来,躬身一拜道:“遵太后口谕,半月以前,朝廷接九江郡郡守报,言九江郡发大水,致百姓住无其所,食无其粮,请朝廷拨款救灾,后朝廷经廷议着户部拨款二百万两白银,八十万担粟米救灾。”
“然今日未时,臣接督察院九江道监察御史急报,九江灾情泛滥,难民受人挑唆聚集闹事,冲击九江郡府,打死了九江郡守及郡丞。”
“如今乱民占据了九江郡城,打出旗号,要叛出大魏,投降给楚国。”
九江郡是魏国东南一郡,与楚国接壤,原本是楚国国土,当地民众也多为楚人。
魏国南方与吴越楚三国接壤,吴越位于魏国西南方,楚国位于魏国东南方。
其中楚国最为强大,当初便是楚国趁魏国主少国疑,联合吴越,合兵五十六万入侵,不想在彭城大败,全军覆没,连带着楚国的九江郡都被魏国攻下。
楚国对此耿耿于怀,这次民变之后便是有楚国的影子。
如今魏国君臣便是对此投鼠忌器,不然一场民变也不至于让魏国朝堂如此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