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与政治绞杀的双重风暴,被胡雪岩(皓轩版)以惊天豪赌般的操作险险化解。慈禧太后的口谕虽未明着褒奖,但那句“甚为嘉许”和“维稳为要”,在官场老油条们耳中,不啻于一道护身金符。胡雪岩的声望一时无两,阜康钱庄的门槛几乎被存钱的商户踏破。
然而,树大招风。胡雪岩深知,自己已被彻底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了北洋系的眼中钉、肉中刺。盛宣怀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的反扑,必定更加致命。
“祥叔,‘金蝉计划’进度如何?”书房内,胡雪岩低声问道。
“回老爷,南洋的地产和种植园已置办妥当,用的是不同的化名。瑞士和伦敦的暗户也已转移了四成资金,一切顺利。”李祥恭敬回答。
“加快!必须加快!”胡雪岩手指敲着桌面,“我总觉得,盛宣怀那小子憋着坏呢!”
他的预感很快应验。这日,一封盖着内务府印信的公文,以一种极其隆重的方式送到了杭州胡府。内容却让胡雪岩眼皮直跳——慈禧太后懿旨,宣召“精通营造、善理财计”的东南绅商胡雪岩,即刻进京,咨问“颐和园工程筹款及西洋奇器采买事宜”。
“来了!”胡雪岩拿着公文,手心冒汗。这不是简单的咨询,这是一场御前考试!考过了,可能就是真正的皇商,恩宠无限;考砸了,或者言语间得罪了那位老佛爷,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可能顷刻覆灭!这背后,定然少不了北洋的“举荐”———举荐他去干这极易得罪人、且难度极高的差事!
“东家,这…这是天大的恩宠啊!”刘掌柜激动得胡子发抖。
“恩宠?”胡雪岩苦笑,“这分明是道鬼门关!工程筹款就是个无底洞,西洋采买更是容易掉脑袋的差事!办好了,是应该的;办不好,或者稍有差池,就是‘辜负圣恩’!李合肥这手,毒啊!”
但太后的旨意,不容拒绝。胡雪岩只能硬着头皮,带上精心准备的“资料”(主要是他基于现代知识整理的“西洋新奇器物图说”和“工程融资预案”),以及一大车作为“心意”的胡庆余堂精品补品和奢侈品,北上京师。
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慈禧太后斜倚在榻上,看似随意地听着底下跪着的胡雪岩回话。李鸿章、恭亲王奕訢等几位重臣在一旁陪侍。盛宣怀竟也以“熟悉洋务”的名义,侍立在李鸿章身后,眼神低垂,却难掩一丝冷意。
“胡雪岩,”慈禧慢悠悠地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听说你很会弄钱?南边那个园子(指左宗棠西征),你办得不错。眼下哀家想修修这颐和园,松松筋骨,你这脑子里,可有什么来钱快,又不扰民的法子啊?”
问题轻飘飘,却重如泰山!直接要钱方案!还不能与民争利!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胡雪岩身上。李鸿章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胡雪岩深吸一口气,磕头道:“老佛爷圣明。草民愚见,确有一二‘聚沙成塔’之法,或可略尽绵力。”
“哦?说说。”慈禧来了点兴趣。
“其一,可发行‘园工彩券’。”胡雪岩抛出第一个现代概念。
“彩券?”慈禧皱眉,“可是赌彩?岂不有伤风化?”
“回老佛爷,此非赌彩,乃‘寓捐于乐’。”胡雪岩早有准备,“面额宜小,每张一两银,设头彩若干,奖金丰厚,中奖者张榜公布,以示公允。所得盈余,尽数献于园工。小民花费无几,得则有天降横财之喜,不得亦算为国效力捐输,必踊跃参与。可曰‘公益彩券’。”
(内心OS:彩票这玩意儿,老祖宗肯定喜欢!)
慈禧听得眼睛微亮,微微颔首:“这法子倒新鲜。接着说。”
“其二,可设‘园工捐纳实官虚衔’。”胡雪岩继续,“以往捐纳,所得之官多为虚衔候补,候补者众,实缺者寡,易生怨望。此次可明定,所捐银两,专用于园工,所得官职,皆为‘荣誉虚衔’,赐顶戴、诰命,光耀门楣,却不占实缺,不扰官常。富户绅商,必趋之若鹜。”
(内心OS:相当于卖荣誉勋章,专骗土豪,还不影响公务员编制!)
“唔…”慈禧再次点头,显然更满意了。这法子既来钱,又不动现有官僚体系的蛋糕。
“其三,”胡雪岩祭出大招,“可于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设‘报效园工,特许专卖’之策。许洋商或华商,以巨资报效,换取某类洋货(如火柴、煤油、洋布)若干年之专卖权。彼等为利而来,必争相竞价,园工经费可立得巨款。”
(内心OS:搞特许经营权拍卖!空手套白狼!)
一番话,条理清晰,法子新颖又看似可行,听得慈禧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好!果然是个有心思的!看来南边举荐你,倒也没错。”
李鸿章脸色微沉。盛宣怀更是暗自咬牙,没想到这胡雪岩如此刁滑,竟能想出这些鬼点子。
这时,慈禧又拿起胡雪岩进献的“西洋奇器图说”,翻到一页,指着一幅蒸汽机图片,看似随意地问:“这铁疙瘩,说是能自己跑船开车,不用骡马?真有如此神奇?若用于园工运输木石,可节省几何?”
这是一个陷阱!蒸汽机的效率和成本,岂是一个商人能精准计算的?说多了是妄言,说少了显无能。
所有目光再次聚焦。盛宣怀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胡雪岩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从容不迫,磕头道:“回老佛爷,此物名为蒸汽机,西洋确已广泛应用。然其造价高昂,维修需专才,耗煤甚巨。用于园工短途运输,恐节省之费,不抵购置养护之耗。犹如杀鸡焉用牛刀,反为不美。草民以为,园工贵在精巧雅致,似不必追求此等笨重奇技。若论节省人力,或可于设计中多借水力、巧用滑轮组,更为实惠。”
他巧妙避开具体数字陷阱,转而强调“性价比”和“实用性”,最后还抬出“精巧雅致”迎合慈禧的审美。
慈禧闻言,果然满意地笑了:“嗯,言之有理。是哀家想左了。还是你们商人会算计。”
殿内气氛顿时一松。李鸿章眼中闪过一丝失望。盛宣怀暗骂一声“奸猾”。
就在胡雪岩以为过关之时,慈禧忽然又看似无意地问了一句:“哀家听闻,你与洋行往来甚密?还那什么…做空?让好些洋行吃了大亏?”
此言一出,满室皆静!这才是真正的杀招!直指其“勾结洋人”与“扰乱市场”!
胡雪岩背后瞬间被冷汗湿透。他伏地叩首,声音却异常清晰坚定:“回老佛爷!草民所为,实为不得已之自保!彼等洋行先欲以金融手段绞杀我华商,断我银根,草民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期间所有往来,皆通过汇丰等正规银行,账目清晰可查,绝无不可告人之处!所得盈利,大多亦用于维持市面,稳定人心。草民之心,日月可鉴,皆为我大清商民争一口气耳!”
他偷换概念,将商业斗争拔高到“华洋之争”的民族高度,并将自己塑造成被迫反击的英雄。
慈禧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轻笑一声:“呵…倒是伶牙俐齿。起来吧。你的法子,哀家知道了。回头让内务府和你细议。跪安吧。”
“草民谢老佛爷恩典!”胡雪岩重重磕头,退出了暖阁,直到走出宫门,才发觉内衣早已湿透。
御前斗法,有惊无险,勉强过关。
消息传回,胡雪岩在京城的声望达到顶峰。“胡财神”之名,响彻九城。
然而,就在胡雪岩忙于与内务府扯皮颐和园筹款细节,并暗自庆幸又过一关时,一场真正针对他根基的、极其阴毒的阴谋,已由盛宣怀策划成熟,并通过北洋的势力,悄然启动。
这一次,不再是商业手段,也不是正面参劾,而是最黑暗的官场伎俩。
盛宣怀利用职权,精心罗织了一份“罪证”:诬陷胡雪岩在早年经办西征军需时,与手下掌柜伪造票据、虚报价格、侵吞官帑,并“买通”了两个已被阜康开除、怀恨在心的 former 伙计作为“人证”,物证则是几份精心伪造的账目碎片。
他将这份“罪证”直接递交给了都察院一位与李鸿章关系密切的御史,并以“事关军国粮饷,不敢不报”的名义,恳请其“风闻奏事”。
同时,北洋系暗中运作,使这份弹劾的奏章,绕开了所有可能被左宗棠或与胡雪岩交好的官员拦截的渠道,直接呈送到了慈禧太后的案头!
罪名不再是模糊的“勾结洋人”或“操纵市场”,而是极其具体、且最能触动清廷神经的——“贪污军饷”!
这才是真正的绝杀!一旦坐实,左宗棠也难保他!
胡雪岩刚从宫廷斗争的惊险中缓过气,更大的危机,已如同乌云压顶,骤然降临!